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 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
发布时间:2024-03-12 11:42:2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邹祖铭 浏览次数: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询问了太湖水质和蓝藻情况。同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再次强调,要“把长江和太湖流域等生态环境保护好”。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2023年,太湖水质藻情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连续16年实现安全度夏。”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多措并举高效治太

取得成绩来之不易,洞悉过程方知勇毅。

太湖流域地跨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是长三角核心区域,也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太湖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不仅是江苏省重要的生态资源,更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支撑。

蒋巍介绍,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部署治太工作。省政府成立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由省长担任主任,分管省领导担任副主任,流域五市及21个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会成员。自2007年以来,委员会每年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分析形势,部署任务。

实施最严标准。江苏修订《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提升建设项目安全环保标准,实施污染物减量替代;修订《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出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收严排放标准;出台《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在太湖一级、二级保护区执行全国最严格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治太‘一盘棋’思想,将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将工作压力传递到位,推动高效治太。”蒋巍说。

太湖生态治理成效如何?生物多样性是最好的指标。蒋巍表示,太湖鱼类物种较“禁捕”前大幅增加,太湖“三白”之一的白鱼以及重点保护物种——中国淡水蛏在全湖主要湖区均有检出。流域范围内鸟类资源丰富,白鹤、黑脸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近年来也陆续被发现。

江苏省在治理太湖基础上深入推进太湖流域产业绿色发展,用生态兴助推产业兴。一方面,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太湖流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66家、绿色工业园区16个,省级绿色工厂498家。另一方面,加大涉磷企业整治力度,对流域20282家涉磷企业持续深化整治,全面建立“磷账本”“磷清单”。截至2023年底,8987家企业完成“一企一策”整治方案编制,6970家企业完成规范化整治。

治太仍在爬坡过坎,持续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

“虽然太湖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太湖入湖污染负荷仍然偏高,蓝藻水华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太湖治理仍处在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的关键阶段。”蒋巍说,“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

2023年6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太湖湖体水质实现“稳Ⅳ争Ⅲ”,更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到2030年,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太湖湖体水质达到Ⅲ类;展望2035年,将太湖打造成为世界级生态湖区。

关于新一轮治太重点,蒋巍指出,《行动方案》对各项治太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提档提速,共制定了30项主要任务,包括强力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全量收集、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实施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加强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等7个重点方面。

重点方面的重点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主要入湖河流入湖污染负荷占全湖的七成以上,湖西区是太湖上游最重要的汇水区,这些是新一轮太湖治理聚焦的重点区域。”蒋巍进一步指出,为此,江苏聚焦主要入湖河流及上游关联骨干河流组织开展监测溯源,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一河一策”编制水质达标提升方案。

突出抓好洮滆片区综合整治,一体推进洮滆片区产业转型、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努力打造太湖“前置库”“净化池”。

蒋巍认为,新一轮治太工作中,更要充分发挥“奖惩机制”的作用。据介绍,目前,江苏省财政统筹安排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和省水利发展专项资金,对太湖、滆湖生态清淤工程“淤泥上岸”和“淤泥处置”实施资金补助政策;落实《太湖流域涉磷企业专项整治方案(试行)》,加大对涉磷企业整治的资金奖补力度,按照“早整治、早验收、多奖励”的原则,针对上年度各地工作推进成效情况予以适度资金奖惩;落实《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及上游关联骨干河流水质达标提升考核工作方案》,加大主要入湖河流达标的资金奖补力度;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资金奖补力度。

“目前,我们将太湖治理纳入新一轮部省共建合作协议,持续提升太湖治理水平。”蒋巍建议,下一步,太湖治理要在绿色发展上下更大功夫,制订太湖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工业企业关闭搬迁、改造提升计划,把有限的环境容量、排污总量腾挪出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继续谋划实施一批高水平、强带动、可持续的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