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陕北劳动人民的杰作
发布时间:2019-11-06 10:59:5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建领 浏览次数:


“黄河清,圣人出”。中华民族这句流传千古的民谚,不仅寄托着人们遏制水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愿望,也科学地揭示出了黄河水患之根本———“黄”。

淤地坝:陕北劳动人民的杰作

远眺黄河,从远古走来,承载着滋润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海纳百川,不舍昼夜,流经河套时,深情地将陕北揽入怀中。黄河与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在此风云际会,全世界最厚的黄土层和不尽的流沙,为黄河提供了不竭的黄源,当她沿晋陕峡谷从龙门冲泻而出时,已是黄袍加身,“一斗河水六升沙”,每年裹挟16亿吨泥沙让中下游形成悬河,时刻威胁着黄泛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剧烈的水土流失,给下游带去的是达摩克利斯剑,给陕北带来的则是随生态恶化而至的贫困。正是出于守护家园的朴素认识,保持水土便成为陕北人民由自发到自觉的朴实行动。明隆庆三年(1569年),清涧县黄土坬村(今属子洲县)九牛山崩塌成湫。这场自然灾害,对老百姓起到了牛顿的“苹果树”作用,当地乡民利用两山坍塌形成的天然坝梁,加工成世界上第一座淤地坝黄土湫,淤成坝地800亩,谷茂粮丰,受益至今。受此启发,打坝淤地由陕北、后四方得以推广。

淤地坝:陕北劳动人民的杰作

淤地坝这一陕北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其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她对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在于她对黄土高原地区、黄河流域,乃至全球意义上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贡献。淤地坝“淀出淤沙,平丘壑”,保持水土这是首功。民间积极性与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使打淤地坝遂成方兴未艾之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涌现出了像米脂县高西沟那样“泥不下山,水不出沟”,以淤地坝为骨干工程的水土治理典型。以榆林为例,两万多座淤地坝加退耕还林、修梯田等措施,每年少输泥沙入黄2.6亿吨,无定河输沙量更是减少75.8%。

口衔山峦锁浊浪,腹有泥土为宝田。淤地坝一般在黄河2、3级及以下支流沟壑,以小流域为单元布局,往往大坝套小坝,呈扇形展开,形成生态保护系统工程,拦洪截土(沙)淤地,一举多得。坝地自成小平原状,蓄水保墒,再加淤地皆来自坡洼表层流失的熟土,肥力较足,自然成了大受老百姓欢迎的高产良田。其粮食产量是坡地产量的6倍以上,高产坝地更可达吨产,实现了黄土高原旱田增产的突破性革命。在干渴的黄土高原,那无处不在处处在的一座座淤地坝,象忠诚的卫士静默守望着大自然;那不同水系使命相同的一串串淤地坝,象不竭的粮仓,回馈着黄土地上的主人,活生生就是陕北人的捞饭盆、聚宝盆!

淤地坝:陕北劳动人民的杰作

从社会意义上讲,淤地坝固定河床、保持水土、增产粮食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让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瞭望陕北,很多来宾感叹,陕北变了,与印象中满目苍凉的枯黄底色对不上号了。是的,陕北变了:沟壑多是淤地坝,如座座城防,守土有责;山坡已是花木苑,似层层绿吧,润物无声。实践证明:治黄(黄河)应先治黄(黄土高原),实践更证明:能使黄河变清的圣人,就是劳动人民自己。

王建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谚”传承人,现任陕西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编《陕西方言集成》。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搜索
颁布时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