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命脉”放在人民的手心里
发布时间:2019-10-24 10:02:09 来源: 中国水利网 作者:陈静 浏览次数:


【辉煌70年】

淠史杭灌区:泽被后世的丰收源泉


1.jpg

灌区里的部分农田  图片由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提供

□记者 陈静


今夏,安徽旱情抬头,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少了近四成,江淮之间更是局部重旱。


这样的旱情,历史上必是成灾一片。但横跨江淮的淠史杭灌区内,却有不同景象。“有了淠史杭,水稻种上岗;天旱也不怕,穷乡变富乡。”不远处,一片片金色的稻穗压弯了腰。


“庄稼一枝花,全靠水当家”,水是这里旱涝保收的“底气”。应对旱情,灌区全面启动水稻保收期灌溉供水。“今年灌区已累计引水3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预计灌区水稻产量达500多万吨。”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灌溉调度处负责人介绍。

2.jpg

淠河总干渠  蒋常虹/摄  

淠史杭灌区今年61岁,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历史丰碑”,在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它使昔日赤地千里的贫瘠之地变成了当今旱涝保收的中国“大粮仓”。


淠史杭灌区,见证了江淮大地的巨变沧桑,书写出新中国治水的壮丽华章。

科学治水的壮丽史诗

“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大别山,江淮分水岭,其余脉丘陵地带千百年来旱涝灾害频发,水低田高,无雨则旱。沿河洼地,遇雨成灾,民众苦不堪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1950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毛泽东主席随之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新中国开启了治水的大幕。

3.jpg

当年工程建设现场的女将们  田准/摄

治淮,为江淮人民带来了福音。拦蓄大别山区洪水的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白莲崖六大水库陆续兴建。为彻底改变皖西大地十年九灾的历史,一个伟大的设想应运而生——能否沟通淮河流域流经本地的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河流,利用大别山区水库蓄水,将水引入广袤的江淮丘陵地带?


1958年8月19日,以防洪、灌溉为主的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淠史杭灌区工程开工兴建。

4.jpg

横排头渠首枢纽工程 蒋常虹/摄  

以佛子岭等六大水库为水源,以横排头、红石嘴等三大渠首为枢纽,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沟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特别是数万公里固定渠道沿等高线布置,上引水库之水,下连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和21万座塘坝,外提淮河、巢湖水源,形成了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世界级灌排体系。不仅连通江淮水系,还实现了80%以上的自流灌溉,提水灌溉仅占20%。


淠史杭灌区成为纵横皖西、横贯皖中,润泽江淮、惠及皖豫的新中国第一大灌区。


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局长瞿大界深有感触:“淠史杭工程创造性地协调了人水关系,极大地改善了这一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成为灌区人民的幸福之源,创造了宝贵的治水经验。”

5.jpg

龙河口水库大坝合龙 田准/摄

由于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并坚持少占良田的原则,建成后的淠史杭灌区实现了“水在岗上流”,在节省了大量人力电力成本的同时也让淠史杭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自流灌溉比例较高的灌区,并于2011年被评为“中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


“空中浪涛响,天际白帆飘。”这是皖地乡土诗人对淠史杭灌区的咏叹,亦是对工程蓄水于高峡、行走于岗脊的描述。


一叹是其高,从水库涌出的激流,奔腾到灌区尾部,垂直落差近100米。灌区渠道,居高临下,通过6万多座渠系建筑物调节,实现了80%以上农田的自流灌溉。


二叹是其远。七级固定渠道,总长度达2.5万公里。整个渠道和建筑工程共动用土石方6亿多立方米,如围成1米高宽的长堤,可绕地球10多圈!


三叹是其艰。工程之艰巨,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在当时经济困难、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条件下,靠着铁镐和独轮车,以及几十万民工,安徽人民历时14年硬是挖出了淠史杭,并孕育出伟大的淠史杭精神,堪称治水史诗。

6.jpg

舒庐干渠施工  田准/摄

7.jpg

1959年10月5日,淠河总干渠渠首横排头枢纽工程胜利竣工,工地召开庆祝大会。 田准/摄

变革图强的自我超越

如果说这段可歌可泣的治水史诗,构建了淠史杭宏大的骨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灌区续建改造,便是让其血肉丰满、筋骨强壮,释放更大能量。


在水利部、安徽省委省政府支持下,1996年起,淠史杭灌区利用国家投资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并在全国大型灌区中第一个进行竞争性立项,使项目建设更加契合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人民群众期盼。


多年来,灌区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社会化管理维护,探索组建用水合作组织,打通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工程效益逐年提升,节水的巨大效益也逐步显现。2006年,淠史杭灌区被列为全国第一批节水教育基地。


截至2018年,灌区累计实施节水改造项目256个,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5提高到0.56,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2,灌溉保证率由70%提高到72%,年均节水9000万立方米。不仅实现了安全运行和灌区节水增效,还为农民减少用水成本、改善用水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淠史杭的自我超越不仅着眼在田间,还放眼于时代,始终以变革图强的姿态和新中国治水事业共同奋进。1981年,淠史杭灌区在全国大型灌区中较早地建立了灌区管理委员会,首破特大型灌区民主管理之“冰”;1982年,安徽省出台《淠史杭灌区管理暂行办法》,率先推进依法管理;1984年,在全国水利工程中第一个引进世行贷款进行续建配套。还有上世纪80年代施行的两部制水价,90年代创造的八位一体的灌区农田水利治理模式……

水惠民生的光辉典范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了淠史杭,灌区人民真正将过去由老天操纵的“命脉”攥在了自己的手心里。


如今的淠史杭灌区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年灌溉千万亩农田,惠及皖豫两省的4市17个县区2000万人口。


自1958年建设以来,淠史杭累计灌溉引水171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4.86亿亩次,生产粮食19092万吨,灌溉因素增产7083万吨,抗旱减灾效益约1500亿元。灌区灌溉面积由50万亩发展到1060万亩,水稻亩产由15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灌区农民纯收入由不足80元增长到10600元。目前,灌区年产粮食65亿公斤,占全省1/5、全国的1/100。灌区内17个县区有7个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淠史杭彻底改善了皖西皖中地区恶劣的生存发展条件,使安徽省稳居粮食主产省地位,还为合肥、六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源,累计向其供水82亿立方米,保障了区域内约500万城镇人口的饮水安全;区域内GDP约占全省1/3,成为安徽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源支撑。

8.jpg

生态六安 蒋常虹/摄   

“变化太大了,看着灌区带来这么多的益处,我觉得我这一生都没白活。”淠史杭工程的第一代工程师、如今83岁的杜吉震老人激动地说。

9.jpg

杜老是淠史杭工程的第一代工程师,1958年杜老23岁,从淮河水利学校毕业,就投身淠史杭工程的建设中来。从1958年接触淠史杭建设到1977年退休,杜老的40多年的青春是与淠史杭一起度过的。

10.jpg

葛春华:87岁,中共党员,土建8级技术员。1951年开始参加治淮工作,先后参加了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磨子潭水库、白莲崖水库、将军山渡槽、达山渡槽等水利工程建设,1992年在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通讯站退休。

“淠史杭是变水害为水利的成功典范。61年来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科学规划,大力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逐渐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副院长朱青由衷感叹。


淠史杭正在走进治水新时代。2019年8月19日,《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条例》施行,新中国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管理保护从此有法可依,对进一步发挥灌区工程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党委书记陈卫东介绍,目前灌区正通过工程节水、调度节水、管理节水,建立先进的水稻灌溉机制,进一步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节水、生态、智慧、共享、魅力”现代化灌区。


刘伯承元帅曾题词:“淠史杭是这一地区广大群众作出光芒万丈的基本建设,给予子孙的长远幸福和全国的雄伟示范。”这是对淠史杭灌区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形象概括,是对淠史杭精神的由衷赞美,更是对淠史杭未来的百倍信心。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治水文明,世代传承的维度并不止于精神和记录,它往往是凝结治水智慧,千百年后仍能呈现和受益的实物与实践,是真正给予子孙的长远幸福和遗产。

11.jpg

灌区丰收场景  图片由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提供

被纳入淠史杭“长藤结瓜”式灌溉体系的,就有距今2500多年历史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芍陂(安丰塘)。综合治理后的芍陂已成为灌区重要的反调节水库,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灌溉效益还在提高。2500多年前的中华治水智慧和新中国治水的民生福祉,正在这里交相辉映,一脉传承。


61岁的淠史杭灌区,正年轻。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搜索
颁布时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