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8 10:07:35 | 来源:水处理研究院 | 作者:本站编辑 | 浏览次数: |
1. 为什么要污水处理? 环境破坏恢复周期长(需数十年甚至无法恢复),企业需承担环保责任,国法不容破坏行为。 2. 什么叫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标准,强调全面管理、预防污染、持续改进,是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3. 怎样实施科学的环保管理? · 1. 淘汰高污染低产值产品 2. 加强生产管理减少跑冒滴漏 3. 区域集中处理废水 4. 提高水循环利用率(目标达90%以上) 5. 污染物回收利用(如溶剂、副产物) 4. 什么是“环保110”? 环保应急热线(如上海62863110),受理污染事故、非法排放举报、环境事件等,24小时运作。 5. 清洁生产管理包括哪些工作?· 重点方向: 1. 采用新工艺减少污染(如催化氧化替代电解) 2. 更换低毒原料(避免使用氯仿、硝基苯) 3. 优化后处理工艺(减少废水盐分、COD) 4. 强化溶剂回收(降低处理成本) 6. 废水处理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三阶段: 1. 2. 3. 7. 预处理中格栅和沉砂池的作用?· 格栅:拦截大颗粒漂浮物(如塑料、树枝)· 沉砂池:去除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如砂砾),防止设备磨损。 8. 调节池的功能是什么? 均衡水质水量,缓冲进水波动,避免对后续处理单元造成冲击。 9. 为什么需要调节废水pH? 微生物活性受pH影响,最佳范围为6.5-7.5;强酸/强碱废水需中和至中性后再进入生化处理。 10. 中和反应常用药剂有哪些?· 酸性废水:投加石灰(CaO)、氢氧化钠(NaOH) 碱性废水:投加硫酸(H₂SO₄)、盐酸(HCl) 11. 沉淀池的类型及适用场景? · · · 12. 过滤在预处理中的作用? 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SS),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常用砂滤池、活性炭过滤器。 去除抑制微生物的有害物质,削减COD负荷,保障生化处理正常运行。 均衡水质水量,避免冲击后续处理设施。 15. 混凝剂的选择原则? · · 16. 絮凝反应时间如何控制? 通常为15-30分钟,过长导致絮体破碎,过短则絮凝不充分。 17. 气浮法的原理及适用场景? · · 18. 什么叫絮凝? 通过添加絮凝剂使水中悬浮颗粒聚集成大颗粒沉淀,提升固液分离效率。 19. 为何用聚铁预处理? 聚铁形成的氢氧化铁絮体能吸附10%-20% COD,降低生化处理负担,且成本低廉。 20. 过滤材料更换周期如何确定? 根据压差增大速度或出水SS超标情况,通常砂滤料每6-12个月更换一次。 21. 活性炭吸附的应用场景? 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如色素、酚类)、重金属离子,常用于深度处理或应急处理。 酸性条件下铁炭形成微电池促进氧化还原反应,中和后Fe(OH)₂吸附有机物。 23. 氧化法预处理的应用? · · pH=2的废水经中和混凝后,每吨废水约产50kg含水率80%的污泥。 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COD去除率50-80%,成本低且稳定。 26.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废水→曝气池(微生物降解)→二沉池(泥水分离)→回流污泥至曝气池。 27. 曝气设备类型及选择? · · 16-30℃最佳,低于10℃停止生长,温度每升10℃COD去除率提高10%。 29. 污泥龄(SRT)的定义及意义? · · 30. 生物膜法的优缺点? · · 盐分过高(如Cl⁻>2000mg/L)会抑制微生物活性,需驯化耐盐菌种。 · · 33. 脱氮除磷工艺(A/O法)原理? · · 34. 污泥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 · 35. 生物相观察指标? · · · · 37. 二沉池的设计要点? · · 38. 污泥回流比的控制? 通常为50-100%,过高增加能耗,过低导致曝气池污泥浓度不足。 39. 厌氧消化的三个阶段? 1. 2. 3. 40. SBR工艺的运行阶段? 进水→曝气→沉淀→排水→闲置,循环操作,灵活性强。 41. 生物滤池的类型? · · 42. UASB反应器的核心结构? 三相分离器(气液固分离),确保污泥滞留与沼气收集。 43. 氧化沟的工艺特点? 封闭环形沟渠,长期污泥龄,兼具脱氮功能,抗冲击负荷强。 44. MBR(膜生物反应器)的优势? · · 45. 生物脱氮的必要条件? · · 46. 化学除磷的药剂选择? · · 微生物代谢中部分有机物合成新细胞,老细胞死亡形成污泥。 每降解1kg BOD₅产生0.6-0.8kg干污泥(含水率80%则为3-4kg)。 参数 定义/范围 意义 COD 化学需氧量,表征总有机物含量 值越高污染越重 BOD₅ 五日生化需氧量,反映可降解有机物量 BOD/COD≥0.45易生物降解 SRT 污泥龄(5-30天) 控制微生物种群与处理效能 HRT 水力停留时间(4-12小时) 决定处理效率与反应器容积 资料亮点: · 20+行业典型废水处理案例解析 · 15种工艺参数优化模板(含计算公式) · 应急处理方案与设备选型指南 立即获取方式: Ø 关注公众号,添加专家微信(ID: W13205126766),备注「废水处理技术实战手册」 提示:文档内容为简化版,完整技术细节与定制方案需进一步沟通需求。点击此处提交您的废水水质数据,获取专属处理报告!
措施:
物理处理:去除悬浮物(如格栅、沉淀池)
化学处理:中和、混凝、氧化还原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如活性污泥法)
平流式:大流量、低悬浮物浓度
竖流式:小流量、高沉降速度颗粒
辐流式:大型污水处理厂
13. 预处理目的
14. 废水集水池作用
无机混凝剂
(如PAC、硫酸铝):适用于高浊度废水
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如聚丙烯酰胺):增强絮体强度,减少污泥量
原理:通过微气泡吸附悬浮物或油脂,使其上浮分离
适用:含油废水、低密度悬浮物(如食品加工废水)
22. 铁炭处理法原理
臭氧氧化:降解难分解有机物(如染料、农药)
芬顿反应:Fe²⁺+H₂O₂生成羟基自由基,高效氧化有机物
24. 化学污泥量估算
25. 生化处理定义
鼓风曝气:适用于深池,能耗较高
机械曝气:适用于浅池,维护简便
28. 微生物适宜温度
定义:污泥在系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意义:控制SRT可调节微生物种群(如硝化菌需长SRT)
优点:抗冲击负荷强,剩余污泥少
缺点:易堵塞,需定期反冲洗
31. 高盐废水的影响
32. 好氧与兼氧处理区别
好氧:需DO=2-8mg/L,适用低COD(<1500mg/L)
兼氧:需DO=0.2-2mg/L,可处理高COD(2000mg/L+)
厌氧段:释磷、反硝化脱氮
好氧段:吸磷、硝化反应
原因:丝状菌过度繁殖、DO不足、营养失衡
对策:投加氯气抑制丝状菌、调整DO和营养比例
良好指标:钟虫、轮虫活跃
异常指标:大量丝状菌、原生动物死亡
36.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
MLSS(污泥浓度)
:2000-4000mg/L
SVI(污泥指数)
:60-100为沉降良好,>300预示膨胀
表面负荷:0.6-1.0m³/(m²·h)
停留时间:1.5-4小时
水解酸化:大分子→小分子有机物
产氢产乙酸
产甲烷:乙酸→CH₄+CO₂
普通生物滤池:负荷低,适用于小规模处理
高负荷生物滤池:填料层高,水力负荷大
高污泥浓度:MLSS可达10,000mg/L
出水水质好:直接达到回用标准
硝化:好氧环境、长SRT、碱度充足
反硝化:缺氧环境、碳源充足
铝盐:硫酸铝(Al₂(SO₄)₃)
铁盐:氯化铁(FeCl₃)、聚硫酸铁(PFS)
47. 剩余污泥产生原因
48. 剩余污泥量估算
关键参数速查表
附:限时免费领取《废水处理技术实战手册》
文章来源:公众号《水处理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