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 |中国水务环保巨头5亿“抄底”,拿下400年德企光伏业务
发布时间:2025-03-11 10:49:22 来源:环保水圈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低价“抄底”高技术领域

海天股份5亿收购400年德企光伏银浆业务



与其他跨界进入光伏行业的环企不同,海天股份选择在光伏“低谷期”逆势布局。

一方面从整体大环境看,2024年国内A股光伏龙头企业多数亏损,近隆基绿能、TCL中环、通威股份等巨头‌概莫能外。

另一方面从收购对象看,贺利氏银浆连年亏钱,预案披露“标的公司2023年~2024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9,919.14万欧、12484.27万欧,净利润分别为-611.05万欧、-686.08万欧。”


对此业内不乏质疑之声,海天逆势布局究竟是一次精准的抄底,还是一场大胆的“接飞刀”?

但事实上海天股份自有其逻辑所在,看似不寻常的背后,是一次传统企业逆周期布局的典型案例。从市场表现看,海天股份(SH603759)3月6日总市值40.03亿元,股价直线涨停,足见市场对其资产重组计划的看好。

 首先,海天跨界实属在传统水务业务增长受限背景下的一次必然选择。这一说法也在其重大资产购买预案中得以验证——“新增项目的获取竞争加剧”、“投资多依赖专项债,项目回报率低”、“日益提升的项目运营资金要求”、“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迫在眉睫”。


 其次,贺利氏是一家有着将近400年历史的德国企业,成立于清朝的顺治年间,在过去很长时间都是光伏银浆领域的巨头,曾多年在全球正面银浆市场位列前两名。当贺利氏表示“不再认为光伏业务是战略发展方向”,海天股份以低价格切入高技术门槛的光伏银浆领域,不失为一场传统企业逆周期布局的经典案例。

 最重要的是,当老牌贺利氏“失利”之时,同期的中资浆料企业如聚合材料、帝科股份等的业绩却大幅度增长。在海天股份看来,光伏银浆作为光伏电池乃至整个光伏产品的关键材料,具有“长期不可替代性”,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产业,与我国当前政策支持的并购方向高度契合。

目前,从海天股份抛出重组预案了解到,海天股份拟通过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


水处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

海天股份2024核心财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消息面上,除了收购贺利氏光伏银浆业务,海天股份近期还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

公司收到“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施工、运营)标段”的中标通知书,确定为该项目中标人,中标金额约为3.33亿元,占2023年营业收入的26.04%,本次项目中标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的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公司夯实主营业务。

公开消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为6.23亿元,计划施工期为540日历天,运营期为3年,总占地面积约为57.71亩。拟新建1座日处理量为50000m³/d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并完善其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设备设施安装工程、电气工程、长200米宽16米的配套道路及附属工程等。

海天股份表示,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出,宏观经济逐步企稳,未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施工+运营项目推出,公司也将积极把握相关业务机会,提升,提升公司营收规模。

据悉,海天股份成立于2008年3月,于2021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一家以供水业务及污水处理业务为主营业务的综合环境服务运营商,也是西南地区环保水务行业的民营龙头企业。

自2021年上市以来,随着商运项目数量增长,海天股份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至2024年,海天股份扣非净利润连续四年增长

2024年,海天股份污水处理服务业务、供水业务分别实现收入9.23亿元、3.87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1.54%、25.82%;由于污水项目单价调整和新增项目商运,海天股份污水处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

其2024年营业收入15.19亿元,同比增长18.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25.9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22.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7亿元,同比增长41.34%,核心财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正如马云先生所言:“公司在两个时候要学会折腾,一个是好的时候,一个是走投无路的时候。”2025年每家环保企业都应该“燥”起来,不断折腾方能穿越周期,打破发展天花板!


免责声明:固废观察转载其他平台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来源 | 环保水圈
作者 | 环保老吴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