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利专项债利用水平再上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3-03-03 16:12:4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据水利部官网(可点击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查看报道全文),2月27日,水利部开展了2023年水利项目申报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调度会商,副部长王道席主持会商。

根据报道,2022年全国水利项目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36亿元,是2021年的1.5倍,在全国水利建设投资中占比达到18%。 

会商强调:

2023年水利建设任务重,投资需求大,要准确把握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抓住政策机遇,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利用规模,拓展水利有效投资空间。


那么,有何政策机遇?如何扩大水利专项债利用规模?
1. 2023年专项债规模有望再上新高,期望值拉满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方面证据:

一是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大增,首次达到可利用的上限。

据多家券商发布的信息,通过梳理31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报告,2023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为2.19万亿元,达到了3.65万亿元的60%,这是首次达到全国人大授权的上限(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如此大力度的提前批额度下达,体现了通过专项债扩大有效投资的决心,表明可以期待专项债在2023年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财政部部长近日表示,2023年财政三大发力点之一就是专项债。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3月1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回答记者关于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加力点”相关问题时,明确表示:

  • 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

  • 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

  • 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

作为财政加力三驾马车之一,可以预计2023年专项债作用将更加突出。

让我们期待3月5日全国人大召开之时发布的专项债额度。

2.水利如何用好专项债,进一步扩大利用规模?

水投策论关于专项债的文章不少,用好专项债不外乎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项目储备,包括筛选发债项目,做好必要的项目包装和打捆,努力挖掘项目可能的多方面收入来源,确保拟发债项目收益符合专项债还本付息要求;

二是做好沟通衔接,需要项目法人、水利部门加强与发改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在项目储备、项目申报、前置要件、债券发行等方面提前做足工作;

三是做好专项债项目的实施,对专项债项目的审计和考核非常严格,发行专项债并不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用好专项债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才是目的,所以要统筹各方面资金,综合用好多种融资工具,加快专项债项目落地实施,避免专项债资金闲置。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