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砸钱、地方带头、巨头扎堆,管网就能做好了?
发布时间:2023-03-03 16:12:2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去年以来,管网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从国家下达管网专项资金,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大力建设管网,到光大、首创等巨头带资入场,管网已经从当初不被重视的小透明变成了众星捧月的C位。 

那么管网之路现在究竟走的如何,有打通最后一公里吗?有根治大家的心病吗?



01

管网攻坚战全面打响,管网或成今年工作重点。

2月22日,在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表示,一些地方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污染治理“重面子、轻里子”。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如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等方面,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现象。这是不能容忍的,后面生态环境部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抓好这方面重点工作。

2月9日,济南市中心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城市内涝治理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273亿元,服务面积约864.7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雨污管网类PPP项目。 
2022年年底,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正式成立长江管网有限公司。据相关数据显示,长江管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由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组建长江管网有限公司,主要是帮助地方解决管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探索自有资金投入、中央专项资金点对点拨付和地方资金配套使用的协同路径。

2022年年底,国家财政部门发布通知,提前下达2023年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补助资金105.5亿,相比2022年的88.8亿元,有明显增加。

2022年,山东省发布《“十四五”山东省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新建改造修复城市污水管网 5000 公里,改造城市市政雨污合流管网 3434 公里。到 2025 年,山东省城市实现整县(市、区)制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南四湖流域 2023 年完成。

2021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827号),其中对于“十四五”时期的管网工作也做了详细的安排。其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综上来看,大家在管网这件事上是动真格的也下了真功夫。但是管网建设这件事有一个很重要的考点,就是如何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


02

虽然管网重视程度在提高,但实现根源治理是关键!


业内都有个共识,那就是“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主要是管网建设属于地下工程,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大家就更愿意在地面上花功夫,而不愿意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地下、眼前见不到效益的工程上。因此就留下了很多隐患,比如管道不健全、不配套,破损严重,甚至管道里的污水被排到了河湖里造成了黑臭水体。


虽然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到要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对进水情况出现明显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然而由于部分城市基础设施短板非常严重,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较低,所以这是管网建设中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同时这个痛点在地方也有体现,尤其是在环保督查和相关政策出台后,地方开始直面管网问题,并且实打实投入真金白银。其中安徽省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规划新建污水管网2500公里,努力提高污水收集效率。广东省提出到“十四五”期末,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网5000公里以上,全区设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65%以上。云南省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7200公里。


可以看出污水管网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领域,同时存在的难题也暴露在大众眼前,那么怎么才能加快打通最后一公里呢?
 
有业内专家就针对今年水处理治理现状提出了看法和展望,具体分享内容就在3月19日-20日的《2023城乡水环境治理与发展及创新应用技术大会》(点击蓝字跳转,了解大会详情)。


这位业内专家就是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肖雪峰教授,肖教授不仅对水处理治理现状有一定的研究,还在水处理技术、给水处理、水体生态修复、废水资源化等领域有着长达22年的研究。肖教授作为江苏省农业厅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家,负责过多个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因此肖老师不仅对管网打通最后一公里上有话说,在污水治理上也有一定的见解。
 
同时除了肖教授这种学术派专家,这次大会将邀请国内政、产、学、研以及业内权威专家,围绕“城乡水环境治理”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城镇及农村污水、污泥前沿处理技术,探索水处理行业发展新趋势。
大会部分议程(持续更新中...)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03

管网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这几点值得重点关注!


雨污合流


只有筑牢雨污合流改造的“里子”,才能做好管网改造的“面子”。因此在进行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时,应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对原有管道进行全面分析,可作为雨水管道或污水管道,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浪费。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道路建设顺势推进,新建城区及各类工程项目必须实施雨污分流。


黑臭水体


对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开展拉网式全面排查,完善黑臭水体档案。巩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按照“一河一策”原则进行治理,实行销号管理。健全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巡河巡湖管理,及时发现和修复管网破损溢流问题,定期对城市和县城黑臭水体开展监督监测,实现黑臭水体监管工作常态化。


厂网一体


厂网一体化有利于污水处理规划的统筹协调考量,避免管网滞后导致的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的问题,也有利于提升污水运营效率。因此以污水处理设施对应的服务片区为基本管控单元,统筹建设与运行管理,采取厂网系统化一体专业运营模式,明确服务范围、服务标准、责任要求与价格等责权利,运用市场机制,择优选择企业承接运营服务。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管要求以及服务企业的责权利等,以科学的运营机制化解管理体制障碍。



结语


毫无疑问的是,在国家的政策背景和环保督查推动下,会给管网带来新一轮的利好。然后这块大蛋糕的背后,是历史遗留难题的清零,是技术、产品、监管的升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想要分得红利还是要靠真技术,否则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