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所革命”有必要吗?改厕易,污水处理很难!
发布时间:2022-09-16 16:24:3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摘要:最近,小编在和一位水友小A聊天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谈到了农村污水处理问题。





最近,小编在和一位水友小A聊天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谈到了农村污水处理问题。

谁知道对方大吐苦水:别提了!最近几年农村旱厕改水厕,排放的污水真是太难搞了!

小A是某省的一名城乡规划工作者,前段时间省里搞农村“厕所革命”,好事情呀,毕竟可以改善农村人居住环境。然而,政策只是针对旱厕改水厕,每户建三格式化粪池,对于后续从化粪池出来的污水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案,更缺少配套资金。

以前农民使用旱厕,粪便????通过渗漏地下或不定期浇菜浇地使用,量很小。但是改水厕后,每次上厕所均需水冲,一般三口之家每月大约会产生1立方的污水。这还仅仅是如厕用水,还不包括洗漱、淋浴、厨房和洗衣服等废水排放,若考虑这些,大约1-3天就可让1立方的化粪池装满。

化粪池满了之后怎么办?

污水横流或直接排入雨水沟,显然不行。那就只能用吸粪车抽走或建污水管道和污水净化设施,但这些设施的建设资金可是远远大于改厕费用。如果管网建设和改厕同时搞,单靠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对各县市财政来讲,压力极大。难啊!

看着小A一脸无奈的表情,小编话到嘴边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陪着抽了包烟。随后,小编又把同样的问题咨询了不少水友,大家也是各种吐槽:

  • 不实用,北方地区冬天还上冻,怎么用?

  • 我们村改的厕所时,只用了一个大桶埋在地下,根本没留抽吸口。如果满了根本没法处理。

  • 国家的政策很好,但实施起来有很多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

  • 北方农村本来很多都是大粪浇菜用…要不要处理南北方有差异,问问农民自己的意见。

  • 改厕所是好事,但配套设施一定要跟上。北方冬天真的很冷,该如何解决。现在厕所几乎都要自己拎水去冲,老人上厕所咋么办!

  • 我们老家也是,粪池和水井都在同一块田里,哎。

不得不说,大家槽点还是很一致的。

PART.1



农村改厕,有必要吗




坦白地说,农村改厕很有必要!

“一个坑两块板,三尺墙围四边”,这就是简易坑厕的真实写照,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坑,粪便暴露,容易渗漏。

这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1)冬天冷、夏天热,雨天挨淋,没有舒适感。

(2)臭味重、感官差,甚至还有踩到屎尿、掉进粪坑的危险。

(3)传播疾病、滋生蚊蝇,危害人体健康。

(4)粪污发酵不完全,肥效差,不宜用作粪肥。

(5)污染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

尤其是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肠道致病菌、寄生虫卵和病毒等病原体。要是不处理一下就直接排放,短时间可能感觉不到什么,时间长了臭味弥漫,蚊蝇乱飞,疾病各种传染,是你你受得了么?

而且,农村厕所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固态和溶解性污染物,尤其是其中含有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会引起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农村河流、塘库等水体水质恶化,且污水中病原菌更是导致农村30多种传染病的元凶之一,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这位水友,你也不想自己家人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吧。

这也是为啥国家大力倡导粪便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行卫生厕所,是真的想建设好农村,营造一个绿色环境。

PART.2



改厕易,污水处理难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虽然国家和政府已经在很努力地进行厕所整改了,但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问题,比如缺少下水管网、粪污无害化处理配套设施不全等,这就导致改厕效果大打折扣。

2019年12月,成都市新津县永商镇商隆村改造了厕所,但污水处理设施没有配套同步,导致粪便乱排、漫排,路旁、沟边臭味熏天。

2020年7月,河南济源市当地污水处理主管网建设不到位,导致厕所粪污不能及时清运,增加了群众负担;用于集中处理粪污的村外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不足,导致粪污只能倒在涝河、沟渠、林带或者村庄周边的空地上,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有些农村地区虽然建设了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没,但大部分生活污水并不能有效收集处理。除了设施覆盖的厕所之外,大多数的粪污还得农户自己搞定,治理率太低。

麻不麻烦?

麻烦!村民也这么想的,这些村民不会处理也无处处理。上厕所图个方便,怎么越改越烦。化粪池满了咋办?那就将化粪池污水直接排入农村沟渠、农田……时间久了,臭气熏天,只能把化粪池挖出来,把污水排到农田,改用旱厕。

究其原因,还是这些改厕修建的化粪池容积过小,过一段时间就得清掏,成本太高。而且,化粪池清理次数多了,又容易发生渗透和混排,有毒有害物质全跟着出去了,这还怎么无害化?


PART.3



管护不力、后续运营困难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

首先,不少地区农村改厕后续运维资金主要靠基层负担,污水处理设备运行3至5年就要维修,维修成本高,导致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于非正常运行或停止运行的状态。

其次,基层筹集改厕管护资金也是一大难题。有个水友聊天时说他们那边改厕补助资金600元,真的很少,大部分费用都要自己承担,而改厕后的化粪池容积较小且粪污处理不方便,使用起来成本较高,只能慢慢弃用了。

而且,三格化粪池自然降解等方式处理污水,部分技术尚不成熟,且后续管护比较复杂。即使解决了污水的收储问题,因为反臭,分散式改厕的体验并不理想。

最后,农村改厕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资金需求量大,对一些村庄集中、建设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可动员和支持企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对于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问题,可以成立、引入专业化的环保公司,统一开展农村改厕工程建设、维护与管理。

农村改厕污水处理项目最好采用成熟可靠、稳定性好的处理工艺,兼顾低能耗、易操作的原则。对于居民相对分散的村庄,改厕污水处理思路应向“就地处理、就地利用”转变。

参考资料:半月谈丨改厕易,污水处理难?农村改厕污水处理存隐忧;厕所革命丨农村改厕一百问;人民网 人民直击:村民期盼“方便”事能够更方便;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