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饮“一碗水” ,同排“一张网”——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策略与机遇
发布时间:2024-11-20 10:50:1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徐冰冰整理 浏览次数:

共饮“一碗水” ,同排“一张网”。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网、同源、同服务”是打破城乡二元供水格局的重要举措。9月14日,汶上公用水务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王晓静在“2023(第八届)供水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介绍了在推动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上的策略和机遇。

1698820547862544.png

1698816263485705.png

王晓静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背景介绍

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是集城乡水务、热电联产、燃气供应、环保科技、环境卫生、建设工程、置业地产、商业运营、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城乡综合服务商。截止2022年底,公司员工人数达到5500余人。

济宁市地处鲁西南腹地,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现辖任城区、兖州区、曲阜市、邹城市、微山县、梁山县等11个县(市、区)和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功能区。

济宁市地跨黄淮两大流域,境内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黄河、大汶河沿境而过,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倍受人们关注,黄河流域治理、南四湖流域治理正在推进,济宁市水务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

我国大多水资源都流向了城市以及城镇,导致农村获得的水资源较低,再加上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质量普遍不高,农村饮水问题成为民生基础设施的最大短板,同样的,我国农村污水治理较晚,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水平偏低,农村污水处理成为制约生态振兴、水资源安全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农村,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王晓静指出,在山东公用接管农村供水之前,农村供水面临以下问题:农村供水水质不稳定,农村水源水量不足,多使用自备井,规模化程度低,运维能力及智慧化能力差,农村供水缺乏监测监管。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黑臭水体、农村畜禽养殖粪污乱堆乱放、农村污水管道建设不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少且维护差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从2019年到2023年,国家各部委及山东省环保厅出台了各种措施来解决以上问题。基于以上背景,山东公用开始对县级水司和农村污水进行资产并购和重组,这从公司的大事回眸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阶段一:1960-1999年

1968年济宁市自来水厂建成。6月1日,1号深水井建成开始一级供水,从此结束了济宁市区没有自来水的历史。1979年“济宁市自来水厂”更名为“济宁市自来水公司”。同年,东水厂竣工,二级供水投入运行,新增加日供水量达2万吨/日。1989年,公司被济宁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国家中型 (二类)企业。

阶段二:2002-2013年

2002年供水集团总公司重组,由济宁自来水公司、济宁清蓝污水净化有限公司等7家多元实业公司组成。

2009年,水务产业合资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山市举行;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济宁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改造暨中水回用工程全面启动。

2011年9月,汶上、曲阜水务项目特许经营协议顺利签约,区域水务一体化开辟新篇章。

2012年,山东公用邹城市第二污水厂开工建设。邹城开发区污水厂建设工程开工

2013年,与嘉祥、兖州污水处理项目进行产权交接。

阶段三:2014-2016年

2014年,济宁供水集团总公司改制更名为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同年,公司举行嘉祥打通公用水务有限公司供水项目股权转让交接仪式。

2015年,公司与兖州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涉及收购兖州区自来水公司、热力公司、参与后续扩建等事项。

2016年,公司与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合作范围包括供水、污水处理等项目;与嘉祥县签订城乡供水一体化合作建设管理协议,开展了梁山、嘉祥等地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业务。

阶段四:2017-2022年

2017年,公司先后取得梁山县、兖州区自来水公司100%股权。

2018年,济宁市政府确定由公司负责推进城区地表水厂建设;同年11月,公司接收邹城市自来水公司。

2019年,城区太白湖水厂竣工,供水规模4万吨/日,是鲁西南首个无人值守的现代化水厂。

2020年,公司与济宁市城乡水务局签订了《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成立了山东公用水污染治理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公司;同年8月,项目正式动工,标志着全国首个“整地级市”推进的农污治理项目启动。

2022年,公司开始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准四类水标准。

为了更好地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业务,公司成立了山东公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它是山东公用控股旗下专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旗舰企业。公司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金5亿元,是集水务行业投资、建设、设计、施工、经营管理,水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水务环境服务商。

同时还成立了山东公用水污染治理有限公司,它是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以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治理及管理运营为主的项目公司。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金7.1亿元,下设13个直属(分)公司,主要负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运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截至目前,城市供水共服务于兖州、汶上、嘉祥、梁山、邹城等5个县区,下辖供水厂20座,日供水能力40万立方米,这几个水厂虽然都是地下水,但各有各的不同。其中,兖州、汶上这两个县区地下水比较丰富,也面临自备水井难以封停问题。嘉祥、梁山这两个县区水质情况较为复杂,为了解决水质问题,对嘉祥的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对梁山实施了引黄西线工程。邹城多丘陵,需要加压,分时段、分压力区间供水,对高耗能设备进行更换,来降低整体能耗。

农村供水共服务于三个县区:汶上、梁山、邹城,下辖供水厂33座,日供水能力18万立方米。从2020年开始,公司开始接管由政府建成农村的供水设施,农村供水设施普遍建设的时候标准不高,王晓静也有幸参与了六座水厂的接收工作,她表示整体感受是难以置信的,一个是因为建设的标准不是按照正常运行建设的,一个是原来农村水厂专业度很低,接管以后根据城市供水标准,对农村供水进行了升级改造。

1698816430372778.png 

农村供水设施前后对比

“农村供水设施的升级改造标准在硬件选择时参照的是城市供水标准,但墙面地面表面设施还没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的时候本着先提升关键设备设施和量力而行”的理念,没有投入太大的资金,虽然已经接管三年,但老百姓的缴费理念还依然不强。”王晓静表示。

城市污水方面,服务任城区、曲阜市、邹城市、兖州区、 汶上县、嘉祥县、金乡县7个县,下辖污水厂17座,日处理能力84万立方米。执行的是一级A标准,提标改造完之后是准四类。

农村污水方面,服务11个县,除高新区外的全域4449个村庄,运行污水厂308座,日处理能力1.8万立方米。王晓静有幸参与了256个村庄的改造,其中薛庙村主要以豆制品生产为主,生产废水直接流到了村里的河沟里,造成了黑臭水体,针对该村的问题,采取了定制化一体处理模式,处理完的污水排入了坑塘,并且设置了曝气设施,种植了绿色水植进行净化,成为村里的休闲娱乐场所。 

1698816524969923.png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前后对比

供排水一体化策略

山东公用集团主要采取了以下供排水一体化举措:

联网调水:从地下水资源相对富裕的石灰岩区域向周边花岗岩贫水区域调水,以解决部分地区水厂水源不足问题。

供水提质改造:济宁农村供水多采用地下水,部分地区原水硬度较高,针对性设计“深井泵+全自动软化器+活性炭过滤器+袋式精密过滤器“工艺提升水质,保障民生需求。

智慧水务: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整合城乡供水、城乡污水处理,搭建智慧水务平台,实时展现生产调度数据、管网流量、压力、设施视频监控等,控制PLC系统。打通信息孤岛, 实现数据共享,增强对水务的运营和监管的能力。

建管一体化:按照“建设、运营、维护”一体化服务总体思路,供排水设施建成一处、运营一处、见效一处,彻底解决过去重建轻管、建管分离、建而不用、用而不修等突出问题。

统筹规划:济宁市委、市政府优选山东公用作为特许经营者,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维护,统一监管”总体思路,统筹推进13个县市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创新治理模式:在农户居中较为集中的农村,采用“集中式无动力生态滤床+生态塘”模式。部分村庄农户居住分散、污水收集管网铺设难度大,山东公用研发了小型生态净化槽污水处理设施。

1698816601139839.png

供排水一体化现状

中水回用也可以反哺城市的污水运行。中水是指城市内的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主要用于工业回用、农业回用、市政杂用和景观用水。中水利用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销售中水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水务公司持续发展。

山东公用水务集团下辖四座污水 厂每年中水销售量占处理水量的 12%左右;主要销往热电、焦化 等产业用于循环冷却水。农村污水处理站将处理达标 的中水收集起来,部分用于 农业灌溉和生态农业。中水可以用于景观用水和绿化灌 溉、道路车辆清洗、厕所用水等 其他市政杂用。

王晓静介绍,城乡供排水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一体化优势: 

1、 资源共享: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实现后, 人才、技术、管理经验、 资金均可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将农村供排水接入原 有智慧水务平台,共享水 质检测平台,共享专业运 维技术人员。

2、 利于管理:通过资产划转、并购、委 托经营整合,实现同一家 企业负责一个区域或多个 区域的运营管理服务。实 现区域内供排水同质同价。 达到“同源、同网、同服 务、同监督的目标。

3、 多方收益:政府受益:由一家公司统 管区域城乡供排水业务, 便于政府规划、管理、协 调水务工作。居民受益: 水质提高,水量稳定,服 务质量提升,居民环境得 到改善。

4、 助力乡村振兴: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是 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 也是一项惠及百姓的“里 子工程”,更是一项民生 工程。有利于统筹乡村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展望

王晓静对未来的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第一,建设地表水厂、实施管网延伸和管网联通,扩大供水范围,实现“一网九区”到2025年,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90.9%。

其次,成立水质检测中心,提升检测能力,完善水质巡检制度,进一步保障供排水安全。

第三,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实施引黄西线工程、引湖济西工程、水库联通工程,提升地表水源覆盖率,解决水质水量不稳定问题。

12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