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溶解氧的最佳范围?专家解读!
发布时间:2024-08-02 10:20:54 来源:公众号《水处理研究院》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溶解氧(DO)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污水的生物处理效率。合适的溶解氧水平有助于保持活性污泥的健康和高效运行。

图片

图片

溶解氧的合适范围

图片



好氧生物处理



通常,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溶解氧应维持在2-4 mg/L的范围内。这个范围内的溶解氧水平可以满足大多数好氧微生物的需求,同时避免因溶解氧过高而造成的能量浪费。


硝化过程



对于需要硝化的系统,溶解氧水平通常需要更高一些,以满足硝化细菌的需求,一般建议在2-3.5 mg/L或更高。

Aladdinhb
阿拉丁高效菌种联系电话:13205126766

图片

溶解氧过高的情况

图片


01

能量浪费





过高的溶解氧水平会导致能量浪费,因为曝气过程需要消耗能源。

02

活性污泥老化





长期高溶解氧水平可能加速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老化,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

03

产生泡沫





在某些情况下,过高的溶解氧可能与有机物反应产生泡沫。

图片

图片

溶解氧过低的情况

图片


01

抑制好氧微生物





溶解氧过低会抑制好氧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02

导致丝状菌膨胀





低溶解氧是引起丝状菌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丝状菌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具有竞争优势。

03

影响硝化和反硝化





溶解氧过低会影响硝化过程,因为硝化细菌需要较高的溶解氧水平。同时,不充分的反硝化也可能导致氮的去除效率下降。

图片

图片

总结

图片


溶解氧的控制需要根据具体的污水处理工艺和目标进行调整。在实际操作中,应通过监测和调整曝气系统来维持适宜的溶解氧水平,以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的高效和稳定运行。

文章来源:公众号《水处理研究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搜索
颁布时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