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者付费时代来临!关于生活垃圾征费,我们需要思考这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1-04-13 10:16:57 来源: 固废观察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生活垃圾征费,就是以价格为杠杆,推动老百姓形成“谁产生谁付费”的意识。究其根本而言,收费只是手段,促进垃圾的分类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才是目的。长期以来,业内一直不乏呼吁垃圾处理收费的声音。而国家有关征费政策的颁布,可谓下了“任务书”。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指出,要健全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垃圾计量收费模式。


2020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再次以国家法律形式明确“产生者付费原则”









制度与法规是一个宏观层面的要求,在推进垃圾减量和分类的工作进程中,不少城市仍面临着“收效甚微”“举步维艰”的难题:资金严重不足、分类正确率有待提高、市民分类意识不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这场垃圾分类持久战中,市场的力量应该被放大,计量收费、差别化收费乃大势所趋。


产生者付费时代来临,垃圾征费同样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考虑好收多少、怎么收,更应思考如何科学管理?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中,这些都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01

 垃圾收费怎么收?

征费依据从何而来




自18年开始到如今,计量收费作为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革的新方向,明确体现在了诸多省市的通知及规划之中。诚然,垃圾计量收费是一种促进垃圾精细治理的手段,但也有群众质疑计量收费会不会沦为变相增收。



 计量收费应做到精准征收 …


公众是垃圾分类的投放主体,在推行垃圾计量收费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便是来自居民的接受程度。因为,计量结算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合理、精准的收费标准,垃圾收取方和产生方难免会对结果产生异议。


因征费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此实现计量收费,首先要实现精准计量。


但仅仅是对产生者收费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套相关的收费标准、监督体系和配套设施。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作为整个垃圾分类处理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完备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否则,计量收费会非常困难。



信息化技术为精准收费提供可靠依据 …


现在,全国各地已经在循序渐进地推行垃圾分类,推进垃圾减量和分类的工作。在前端投放环节,分类垃圾亭房也在市场需求迭代下渐趋智能化、便捷化。



微信图片_20210413101517.jpg


借助智能设备、AI设备、计量称重设备、质量评价设备的综合应用,可以精准识别居民户信息、投放垃圾类型、投放垃圾质量、袋数等等,再结合差别化收费,如厨余垃圾不收费、可回收物返还积分,不仅为每个月精确计算每户居民收费金额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还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投放用户的身份、投放垃圾重量与质量的追踪溯源,为分类成效的掌控与精准宣教的实施提供基础保证。



微信图片_20210413101541.jpg



在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下,垃圾收费的技术通道得以便捷打通。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测算,不仅过程公开透明,每天产生的投放记录还能被实时传输至数据库,方便管理人员更好地分析决策并做出相应解决方案。另外,如果居民质疑收费金额,信息化平台可提供所有投放记录、身份识别信息、图像信息等。



 什么样的征费方式更易被大众接受? …


在“最多跑一次”、“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倡导下,信息化手段下更加便捷的垃圾收费方式将更易于被广大群众接受。


例如,移动端在线自主缴费服务可弥补线下缴费窗口工作8小时以外时间和节假日等非工作日的服务盲点,在做到让居民“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为居民提供“不打烊征费服务”。收费人员也可以通过移动端进行征费任务的接收、信息核查、账单查询。


微信图片_20210413101616.jpg


以数字化为抓手,用“数据跑”代替“群众跑”的征费方式,更能体现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便民服务的要求,也使得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02

征费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能不能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呢?



垃圾收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的规范化管理和收费数据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垃圾处理设施的良好运转、收费工作的有序进行很大程度取决于垃圾收费数据的准确分析。


首先,收费对象基数之大、信息复杂多样且信息变化又较快,数据计算较为繁琐,面对庞大的收费对象,如何针对其建立完整、清晰、准确的台账,同时又能动态维护?其次,生活垃圾费的收取和支出过程监管如何能做到化繁为简、快捷高效?再者,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征费计划,做到既能让收费标准在老百姓的接受范围内,又能提高征收率,改变长期以来政府纯投入的现状?


由此可见,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垃圾收费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1、收费对象信息化管理,精准收费、化繁为简



掌握征收对象的基数,收集与对接收费信息是实现生活垃圾收费的关键,但国内大多数实行垃圾处理费代收的城市都存在应缴费、实收费台账不清的情况。信息化管理体系下,每一个收费对象都有一份基础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同时利用完善的、可动态更新的数据库,确保全面、快捷地征收垃圾处理费。



2、征费进度全流程掌控,保证“应收尽收”



运用科技信息管理手段,征费管理部门可以更好地监督征费记录与进度——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融合,配合源头投放处智能设备对投放数据的采集、传输,财务数据的精准采集,从而对征费过程、结果全管控。


缺缴拒缴行为也在严密监控中,信息化平台自动形成异常案件或拒缴黑名单信息库,通知相关单位响应处罚,实现拒缴行为的有效遏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率。



3、财务费用精细化管理,协助合理决策



信息化平台能自动生成各种财务记账凭证和财务分析帐表,不但可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使账务清晰明了,而且能够实现收费信息的快速查询与传递,并及时准确地报告信息数据的统计结果,为及时查询了解各种数据信息,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也为垃圾处理链相关设施的合理投放和垃圾清运力量的合理配置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4、大数据建模分析,定制公正合理征费标准



垃圾收费标准并非一成不变,怎样构建灵活可控、公正合理的收费机制,信息化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立足区域类全量环卫治理成本,结合地方其他公共服务单价构建收费标准模型,面向源头减量、分类质量进行差异化算法,融合形成动态的收费标准。




图片


如今,越来越具有现代意识的人们慢慢理解和接受垃圾处理收费,生活垃圾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的势头将有增无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除了配套制度、完善的设施,管理机构还需“动真格”去落实行动的便是科学的管理工具。征费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收费依据的采集、征费通道的建立与升级、征费综合管理等,均是开展收费工作的“武器弹药”。


数据信息化时代,系统化、智慧化的管理手段,将很大程度上帮助垃圾分类政策快速落地,推动垃圾收费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真正推进垃圾分类行稳致远、提质增效。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