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子村:垃圾分类,一次集体行动的尝试
发布时间:2019-10-24 16:07:22 来源:乡建院 作者: 傅艳吉 浏览次数:


石城子村,位于秦皇岛市青龙县隶属七道河乡,是“十三五”国家级贫困村。截止2019年初,全村共262户,1015人,占地面积9.4平方公里(1.41万亩),其中耕地423亩,山林面积12,400亩,种植了板栗和核桃5000余亩,26万余株。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收入和劳务收入。

石城子村是一个在资源禀赋方面泛善可陈的村庄。从2019年3月到5月期间,在乡建院社区营造团队协作下,全村垃圾分类正确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减量达到50%,月垃圾减量平均达到1.2吨。目前依旧在有序进行垃圾分类工作。

1.jpg

自2017年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的重视,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大,“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让广袤农村中的古朴风貌、山水资源获得进入市场的机会,赢得资本市场青睐,最终转化为农民的收入,而除了外在其他因素外,环境与卫生是评判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

在此之前,以村支书为核心的基层领导班子已经坚持不懈探索了近十年。村集体于2012年成立了“又飘香”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板栗产业。但是农业产业风险大,周期长,且受限于种植规模,给村集体带来的收入非常有限。2014年提出“脱贫攻坚”政策以来,石城子村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村庄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jpg

2016年,中国乡建院受青龙满族自治县政府邀请到石城子村协助村庄组建以资金互助功能为核心的农民综合服务组织(石城子村众石城鑫乡村旅游合作社),简单来说就是建立一个村庄内部的合作金融银行,为村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合作社于2017年5月21日开业,该社遵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用村民自愿入社的方式,16位乡贤社员共筹集资金32万元,同时,为实现“资金互助促发展、利润收益敬老人”的目标,合作社还引导该村24名老人每人入股2000元,享受年终分红。通过开展资金互助服务、资源收储开发、劳务整合服务等盈利6.5万元,第一年就为24名老年社员分红7200元,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打开了一条新路。

但垃圾分类并不如想象简单,国家推行垃圾分类十余年,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但执行率不足20%。源头垃圾分类无法监督,后端处理体系停留在焚烧厂建设阶段是导致城市垃圾分类仍处于突破阶段的两大原因。但是农村已经在超车,河北省涞水县南峪村采用村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保洁员上门收运监督,厨余垃圾在地堆肥资源化处理的方式,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石城子村的案例即在结合村内实际情况基础上,借鉴了南峪村的垃圾分类模式。但石城子村垃圾分类经验中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组织层面。如何在推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建立利益共同体,以集体行动的方式完成环保理念教育学习,建立起更为牢固可靠的组织机制,作为协作者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3.jpg

一、前期准备、制定方案。由村两委主导组建垃圾分类工作小组,讨论制定实施方案和设施设备清单。同时召开协商会议,向全村每人每月收取1元的垃圾费,剩余部分由村集体支出,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经费保障,由工作小组采购准备硬件设备。

二、陈年垃圾清理、垃圾分类宣传。村两委动员全体村民清理村庄陈年垃圾,成立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协作者进行垃圾分类宣讲,确保环境保护意识和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儿童群体的作用,开展儿童环境教育活动,通过一个儿童带动一个家庭。

三、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工作小组同村庄的保洁员、群众代表因地制宜讨论制定《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垃圾分类管理细则》和《保洁员管理细则》。村干部主持到各自然片开会,公示各项管理制度,听取群众意见进行修改定稿。

4.jpg

四、召开启动仪式。邀请市、县、镇领导到村召开垃圾分类启动仪式,包括领导讲话、为志愿队授旗、现场宣读《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及垃圾分类现场示范四个环节。启动仪式后,村干部和保洁员到各自然片分发垃圾桶,再次现场指导分类。村庄广播持续两周每天3次循环播报《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和《垃圾分类管理细则》,确保全体村民充分了解垃圾分类方法和管理制度。

五、上门收运、现场指导。第一次收运之前,保洁员将公共场所大垃圾桶撤离集中安置,垃圾池填土改造成花坛,保证各户生活垃圾只有分类收运一个出口。第一次收运,收运车播放音乐提醒,村民自行提桶外倒,保洁员现场指导分类。

石城子村第一次收运垃圾分类正确率就达到了70%,厨余垃圾减量达到89公斤。村干部跟车收运一个月,入户与村民充分沟通,截至目前,全村95%以上村民分类正确,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群众广泛支持。第二个月,我们启动保洁员分类打分管理,按照标准为每户进行打分,并通过奖惩制度做好激励和监督管理。

5.jpg

六、建立垃圾分类台账制度。上门收运的同时,现场记录分类正确、错误和未倒桶的户数,并记录错误原因,计算正确分类比例。收运汇总之后,对分类垃圾进行称重,计算厨余垃圾占比和垃圾分类减量数据。

七、干湿垃圾分类处理。厨余垃圾在地堆肥,由保洁员负责添加树叶、秸秆等褐色材料,每6天翻堆一次,持续40-60天即可成肥,有机肥料投入板栗示范园,推动示范园土壤生态转化。其他垃圾进入县级焚烧厂焚烧,通过垃圾分类,减少湿垃圾重量,降低运输和处理成本。

6.jpg

通过近几个月的垃圾分类行动,村庄乱扔垃圾的人少了,村民环境意识提升了,村庄的环境卫生变好了。通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最重要的是以村两委为代表的基层领导与村民在共同推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前所未有地达成了充分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各方利益诉求在行动中找到了平衡点,针对垃圾分类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组织机制。而这一组织在接下来统筹村庄资源的经济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5月初,经村民会议讨论,合作社收储了村民18套闲置房屋用作民宿改造和经营,石城子村的良好生态环境和闲置的固定资产将通过乡村旅游产业变现,为农民增收,由公共利益凝聚而成的组织在个体利益的增长中更加稳固可靠,成为村庄建设和发展的最核心的驱动力。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