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欧洲疏浚市场的大门
发布时间:2019-09-02 15:26:3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敲开欧洲疏浚市场的大门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紧跟国家战略,谋求转型发展,深耕海外业务,先后实施了涵盖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尼西亚、加纳、巴拿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工程。 

说到国际疏浚市场,与非洲、东南亚等中国企业深耕多年、港口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地区不同,欧洲疏浚市场长期以来都被杨德努、波斯卡利斯等欧洲疏浚强企占领,走出国门的中国疏浚企业要想实现真正的国际化蓝图就必须登陆这一高地。

将中国挖泥船开到俄罗斯

作为中国企业首次承揽的欧洲疏浚工程,俄罗斯圣彼得堡布朗克港区及航道疏浚工程项目堪称两国合作的典范。2015年2月6日,中交天航局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签订俄罗斯圣彼得堡布朗克港区及航道疏浚工程,合同约定工期为8个月,由天航港湾公司所属的通远轮、通旭轮两艘超大型耙吸船负责实施。

合同签订后,天航港湾公司立即启动了工前组织程序,繁重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值得一提的是“通远”轮、“通旭”轮的调遣一举创造了中国疏浚业两项之最:两艘船舶漂洋过海,穿越两条运河,横渡三大洋,在历经12500海里、用时一个半月的航行之后,最终安全抵达施工现场,这是中国近代疏浚业120年历史中的首次万里远行,开创了中国疏浚史上最长距离和最高纬度的调遣。

布朗克疏浚项目位于波罗的海东侧,是俄罗斯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土质条件而言,这里并不是理想的施工地。项目整个施工断面内夹杂着大量的块石,堵耙、堵泵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施工区的土质以粉细砂为主,进入耙吸船泥舱后不易沉降,造成装舱量严重不足,通旭轮和通远轮都是舱容超万方的大型耙吸船,但在施工初期每船的装舱量不到3000立方,这是极大资源浪费。此外,施工海域溢流效果的不理想对施工效率也造成了很大影响。用船员的话来说:“这里将耙吸船施工的三大世界疏浚难题都凑齐了。” 

在多种不利条件的叠加之下,俄罗斯项目的施工进度一度滞后,违约将严重影响中国疏浚的信誉,不利于后续市场的开拓。经过不断地实地测绘和分析、比对,逐渐掌握了一手的工况,也摸透了当地的气象、地质、潮流等。最终,建设团队最终摸索出了一套最合理的施工工艺:块石大通不过,就把“通旭”轮的耙头格栅形式改为链条软格栅,降低堵耙频率,有效挖泥时间提高近20 %。块石太大会损坏叶轮,就通过切割叶轮中心,把原流道宽度为300毫米的叶轮备件扩大到350毫米,使扬程降低了20 %。土质颗粒不沉降,就在耙吸船装舱后期,使用后装舱、调头、起耙时开启低浓度排放、完成抛泥后进行抽舱。同时通过多重方式增加使用舱容、保护耙具体等措施,从而实现最佳的装舱效果。

2015年12月,经过233天的不懈努力,俄罗斯圣彼得堡布朗克疏浚项目提前竣工。2016年1月19日,项目开发商俄罗斯海港公司总经理塔拉森科·安德烈到访中国时表示:“你们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地实现了项目的如期履约,让俄罗斯甚至整个欧洲都了解到中国企业拥有世界先进的疏浚施工技术,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黑海明珠”彰显中国速度

以布朗克港的成功实施为基础,中国企业成功敲开了欧洲疏浚市场的大门。2016年底,乌克兰南方港疏浚项目通过乌克兰政府投标平台向全球招标。在欧洲四大疏浚公司参与竞标的情况下,中国交建凭借技术和价格优势击败对手,成功签约,并由天航港湾公司具体负责实施项目建设。这是近年来中国企业首次成功中标乌克兰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在乌克兰落地的一次成功实践。

在距离敖德萨市中心40公里的南方港,登上耙吸式挖泥船“通力”轮,拥有4830公顷水域、 29个泊位的港池呈现眼前。波澜不惊的黑海海面上,三艘正在执行抛泥作业的泥驳船逶迤前行,向着20公里外的外海抛泥区驶去。

乌克兰南方港粮食码头疏浚项目总工程量426万立方米, 2018年3月需验收合格,但因为受天气和船舶调遣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项目整体开工推迟近一个月。但国外业主严格对照合同,要求项目部按施工计划于2017年9月底前完成112万立方米疏浚量。“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企业在乌克兰市场开拓的首个大型疏浚类项目,按期履约完工至关重要,我们拼了命也要完成!”在项目开工大会上,天航港湾南方港项目部项目经理张伟立下了军令状。

面对紧迫工期,项目部迅速展开与当地疏浚公司的接触和商谈,成功引入有当地施工经验的设备力量,并通过合理的商务谈判手段,实现了将抛泥运距从20.3公里缩短至13公里的设计变更,有效提升了前期施工进度。随着三组国内船舶陆续到来,建设者们凭借丰富的海外施工经验,根据现场工况积极创新,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施工效率,将一次挖斗作业时间从2分6秒缩短至1分50秒,将每斗挖泥量从20立方米提高至36立方米;遭遇不利天气无法施工时,船舶积极进行维护保养、备件更换维修等工作,做到船休人不休。最终通过科学管理、创新工艺和拼搏精神,于2017年9月底完成176万立方米的疏浚量,超额完成50 %的工作量。

一鼓作气,南方港粮食码头疏浚项目主体工程已于2017年年底完工,提前进入扫浅收尾阶段,比合同约定的工期提前约3个月完成,再次彰显出“中国速度”,让国外业主赞叹不已。

“虽然项目越早完成越好,但完全没料到你们的施工速度会如此之快!”乌克兰南方港港务局局长马克西姆·史里科夫感叹道,“中国专家的业务能力很强,我们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十分愉快,非常期待能长期合作下去! ”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