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水塔”治水实践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10-17 11:16:39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任秉康 浏览次数: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地处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江源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浙中江河源头重点保护区,多年以来始终坚持“浙中水塔”角色定位,严格践行“四江清水送下游”承诺,通过完善环境应急体制机制、强化排查整治攻坚、开展多级应急联动,全力筑牢水生态环境保护屏障。磐安县水环境保护的做法可供借鉴。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搭建保护框架。推动上下游联动,磐安县、东阳市借助“东—磐”山海协作机制,深化结对帮扶,建立了“领导互访、协调联络、舆论引导、资源共享”4大机制。

签署合作备忘录。磐安县与丽水市缙云县通过建立信息互通共享、边界区域联合执法、联合督察等机制,突破行政区域界线,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与环境纠纷。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三部门建立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分别签署了协作备忘录,进一步强化了信息互通、事故预警与应对工作。

建立工作联络室。为加强沟通衔接、信息互通,生态环境部门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专门设立了四江源保护法官工作站、环境执法与司法协调联络办公室等。2022年以来,共协同办理案件13件,追回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约48万元。

二是强化排查整治,推进保护治理。开展排查溯源。以工业集聚区、城镇、村庄等人口稠密区,农业生产集中区和养殖集中区等为重点,采取遥感监测、水面航测、水下探测等多种方式开展排查,截至目前共已排查监测工业入河排口113个、其他排口3373个。

推动问题整改。对排查中发现可立行立改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即交办整改,同时落实整改销号反馈,指定专人跟踪整改情况,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效。

实施重点攻坚。针对县域内存在的浙贝母等中药材清洗废水范围广、水量大问题,专门设立中药材集中清洗场所,实行免费清洗服务,同时广泛发动党员干部鼓励和引导农户集中清洗。今年以来,共开展引导宣传行动8次,及时制止农户直排29起,好溪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三是开展多级联动,检验保护体系。与周边县市联动,强化协同配合。定期、不定期与下游台州市天台县、丽水市缙云县、金华市永康市、东阳市等周边县市开展环境执法与应急联动,防范化解“邻避”问题。今年以来,已开展相关活动5次,联合检查点位23个,发现并落实整改问题8个。

与职能部门联动,守护县域安全。与法院、检察院、执法局、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普法宣传;与应急管理局、经商局、资规局等开展联合检查,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行动26次,排查化解环境安全隐患105个。

与乡镇开展联动,第一时间响应。利用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走街串巷、了解现场的特点,对发现的污染较小、情节较轻的环境违法问题第一时间教育引导,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发现有环境污染事件后,第一时间与生态环境部门应急联动,避免舆情或突发环境事件态势扩大。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生态环境局磐安分局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