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
发布时间:2024-07-15 10:23:23 来源:中国水利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图片

水利部于2024年7月14日(星期日)上午召开“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新闻通气会,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介绍有关情况,并和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运行管理司司长张文洁、信息中心副主任钱峰、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吴道喜共同答记者问,水利部办公厅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李晓琳主持会议。

图片

李晓琳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水利部新闻通气会。


当前,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是每年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水利部提前分析研判防汛关键期全国防汛形势,逐流域对防汛重点工作作出针对性安排部署。


今天我们举行新闻通气会,主要是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邀请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就相关情况作介绍。出席新闻通气会的还有: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运行管理司司长张文洁、信息中心副主任钱峰、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吴道喜。几位发布人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王宝恩副部长作介绍。

image.png

王宝恩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水利工作特别是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感谢大家在周末时间参加这次新闻通气会。


今年我国旱涝并发重发,汛旱情发生早、量级大、时间长、发展快等极端性特点更加凸显。入汛以来,珠江、长江、太湖、淮河等流域大江大河大湖连续发生20次编号洪水;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情。当前,太湖第2号洪水、淮河第1号洪水正在发展,长江第1、2号洪水仍处于演进过程,湖南华容县团洲垸险情后续应急处置还在持续,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防御工作须臾不能放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等领导同志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水利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流域水工程,强化指导支持,有力应对了严重汛情和旱情。特别是7月5日下午湖南华容县团洲垸堤防发生决口险情后,水利部主要负责同志5日深夜和6日上午两次主持紧急会商,研究应急处置方案,6日会商后下午即刻赶赴一线,现场指导制定决口封堵以及第二、三道防线防守和抢筑、危险区群众紧急转移等方案措施,体现了水旱灾害防御、防汛是水利部门天职的责任担当。水利部第一时间派出了工作组和专家组以及水文监测队伍驰援地方,第一时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团洲垸内群众全部安全转移零伤亡,决口封堵于7月8日22时31分顺利完成,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再过2天,也就是从后天7月16日开始,我国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也就是从7月16日到8月15日。从历史资料分析,“七下八上”期间,全国洪水多发频发,容易发生流域性洪水,是每年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水、2020年长江流域性大洪水、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都发生在“七下八上”期间。据预测,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旱涝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致灾影响重,形势严峻复杂。


水利部高度重视“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范应对工作,以“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目标为导向,进一步检视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7月12日上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专题会商,提前分析研判“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全国的防汛形势,逐流域作出针对性安排部署。从7月16日0时起全国进入防汛关键期,水利系统全面启动防汛关键期工作机制,防御的意识、机制、节奏、措施全面与关键期要求相匹配。实行部长“周会商+局地暴雨会商+场次洪水会商”机制,部领导逐日主持会商;水利部机关和直属单位与防汛工作相关的干部职工在此期间全部取消休假,坚守工作岗位,全面进入防汛关键期工作状态;加密监测预报、风险研判和靶向预警,强化信息报送、调度指挥、指导支持各项措施。


下一步,水利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扛牢防汛抗旱天职,勇担当、善作为,进一步加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汛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坚决打赢防汛关键期各场硬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同时,我们通过媒体记者朋友们,释放鲜明的信号,提醒社会公众、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进入“七下八上”意味着今年防汛到了最关键的时期,要始终绷紧防汛这根弦,充分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准备工作。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