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与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24-03-01 11:09:52 来源:熵澜水务研究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图片

      供水管网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 社会发展供水管网还会进一步扩大规模,伴随而来的问题成为限制供水管网发展的主要瓶颈。近年来,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成为我国供水管网面临的重要难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污染事故供水管网运用怎样的手段才能完成控制工作,成为本文探析主要内容。笔者结合自己曾在供水部门的工作经验,对供水管网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进 、行研究,旨在提高供水管网的预防能力,实现供水管网的持续正常运行

图片


一、供水管网突发污染源事故的应急响应

1.1 供水方式的应急处理 
      根据以往的突发污染事件的分析,大多数污染事故发生在供水地,这种水污染很难实现短时间的改善,因此,供水管网的相关人员可以参考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1.1 跨区域紧急调水 
      面对大规模水资源污染最便利的方式就是跨区域调水,污染区域附近的供水部门进行协调,将符合要求的水资源调入受污染区域,给当地人民群众提供水资源。这种调水方式要求不同区域的供水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建立区域性的调水系统,面对突发状况可以做出快速反应,实现污染区域的正常用水。但是,跨区域调水存在一些问题,在调水初期效率还不能达到预定速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水现象,调水时间一长就会有所改善。 
1.1.2 建立临时供水点 
      供水管网工程技术含量高、突发情况多,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出现事故基本上就是重大的事故并且短时间内难以恢 复,这就是建立临时供水点的必要性。供水管网临时供水点在日常中应该留有一定的技术装备,规模不用太大能够保持供水点的基本运行即可。临时供水点的设立区域应该独立与日常的供水点,避免出现水污染事故波及临时供水点的现象,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应该将区域内所有的水资源进行调研分析,选取水源丰富、便于维护与取水、成本低的区域作为临时供水点。同时,加强 临时供水点的日常维护,防止出现水体污染的现象。 
1.1.3 供水管线的应急处理 
       规模大的区域会有几个供水点进行供水,这些供水点应该设 立在不用的区域,最好是水文独立的地区。一旦一个供水点水资 源出现污染现象,可以将该供水点的供水管线进行紧急处理,关闭受污染的供水管线,增强未受污染供水点的供应效率,保证基本的用水需求。
1.2 受污染水体的处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水污染初期影响范围和污染程度不会很大,进行紧急处理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处理受污染的水体往往使用吸附剂、氧化剂、酸或碱进行处理,市场上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是活性炭吸附剂,这种吸附剂的成本低适宜大范围使用。氧化剂、酸或碱的成本较高,针对污染较严重的区域,通常情况下加入的明矾、硫酸铝的比例是每一升水七十五毫克,具体投入比重结合具体情况的分析,最终目的是为了处理水污染问题。
   

二、供水管网的日常预防措施

      一旦发生水资源污染问题,就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将水污染事故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保证我国供水管网水质的质量安全,让人民喝上放心水。 
2.1 从源头入手加强水厂的水质监管 
      目前世界范围内水质的高标准已经引入我国,水厂产出的水中的X2以及高锰酸盐的上限指数,同时对于水中的细菌含量做出了严格规定,通常情况下水中细菌利用得有机酸浓度保持在 10tg/L左右,这种水质最大程度的降低水污染爆发的几率,从源 头控制供水管网的水质安全,将水质情况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2 增强水资源运送过程中的水质安全 
      水资源的运输过程面临着许多情况,如果供水管网没有做好 运输工作,就会造成水资源的二次污染。水资源的运输过程中受污染概率最大的方面包括管道运水、水体入户,这也是预防水资源二次污染的重点。深入研究水质污染与管线材料、管网规模的 关系,结合大量的实践与调研,保证水资源的运输安全。 
2.3 增强供水管网的维护与改造 
       通常情况下供水管网在地下,地下环境潮湿、腐蚀,管线的使用寿命为五年至十年,如果发生特殊情况直接损坏供水管线,比如自然灾害、施工挖掘、人为破坏,这些都会影响供水管线的使用寿命,所以必须增强供水管线的维护与改造。供水管网工程完成 后,供水部门应该设立长期的巡查人员,专门负责供水管线的维护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和维护,增强维护人员的责任心。供水部门还应该密切关注供水管网的状态,升级或改造供水管网的设备,将供水管网的运行保持在最好的状态。 
2.4 建立健全分级分区的管理模式 
      对于供水管网来说,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关键,所有的预 防工作都在供水部门的管理调度下开展,因此供水部门一定要建 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供水管网的分级管理就是将供水管网建立有序的流程,各级人员都能在这个工作流程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实现供水管网的科学运行。供水管网的分区管理本质就是将庞大的供水管网工程细化,分为众多管理部门,进行供水管理,众所周知社会分工的细化容易产生专业化,分区管理就是运用这一原理进行的。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运用分级分区的管理手段,实现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方便人们的 生产生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供水管网系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必须引起供水部门对于本职工作的重视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供水管网的应急处理能力与日常预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于供水管网的应急响应处理做出了详细分析,并且总结提出了多种日常预防措施,根本目的是为了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