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两项水质指标首次实现“双百” 获水生态补偿资金3303万元
发布时间:2023-05-17 16:37:2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周明助 浏览次数: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财政厅日前联合发出《关于2022年度安徽省地表水断面和沱湖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结果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显示,宣城市因水环境质量优异,获水生态补偿资金3303万元,名列全省第一。2022年,宣城市16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首次实现“双百”,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13个在用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全省前列。

2022年,宣城市紧紧围绕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推进南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无量溪河、梅溧河、徽水河等重点流域治理,完善园区污水管网建设,规范水环境管理,实现污水应收尽收。

宣城市大力推进“一口一策”“一断一策”国控断面水质精细化管控,高效组织实施旌泾交界、狮子口两个断面的“一断一策”水质改善提升、梅溧河水质达标方案以及所有国控断面所在河流“一河一策”整治工作,并建立汛期污染强度日调度和三级预警应急机制,对16个国控断面周边环境常态化开展排查。在广德市建成全市首个县级专用智慧水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初步实现水环境监管由人防向物防、技防转型。

宣城市不断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实施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完成两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同时,开展水源地“清零行动”,全面加强194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动态建立入河排污口清单,对“清零行动”发现的9个问题以及水源地专项审计反馈的21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宣城市大力推行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办法,优化调整补偿断面和核算方式,“十四五”省级地表水生态补偿断面由10个增加到16个,并采取月度补偿与年度奖励相结合的补偿核算方式,大大激发了各县(市、区)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断面水质目标管控工作力度,有力推动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郎溪县梅溧河殷桥断面从“十三五”末期的Ⅳ类水质,提升到目前连续两年均值达Ⅲ类,为全省水质优良率提升一个百分点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