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ress Pearl海洋中泄漏1680吨塑料颗粒!废塑料货运面临“封杀”
发布时间:2022-02-21 16:18:47 来源: 废塑料新观察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达飞集团承诺不再运输任何废弃塑料

2月11日,达飞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组织的“同一个海洋峰会”(One Ocean Summit)上宣布,该公司从2022年6月1日起将不再在其船舶上运输任何废弃塑料货物。

3819c6a992dda52cb23626d708ef051e.jpg

fba072c93502296c58c747728098c79a.jpg

达飞在一份声明中提到,每年约有10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这一数字将在未来20年增加两倍,达到每年2900万吨。为此,达飞决定不再运输塑料垃圾,防止这类垃圾被出口到无法保证分类或回收的目的地。此外,该公司还明确,将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优先事项。


两国际组织发布报告:

呼吁采取措施降低塑料污染

国际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联盟(IPEN)和环境正义中心(CEJ)近日发布了一篇题为《X-Press Pearl:一种新型漏油》的报告。该报告基于对去年新加坡籍集装箱船X-Press Pearl爆炸事故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调查,并提出集装箱船运输各种化学品所带来的风险,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对当今航运模式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潜在风险。

8e4ed8958c98a985ba16e60d4a3da62a.jpg

据悉,“X-Press Pearl”号船上共有1486个集装箱,有80多个集装箱含有危险品。事故发生后,方圆80公里的事发海域全面禁渔,整个斯里兰卡西部海岸线都能发现“聚乙烯塑胶颗粒”踪迹。

在IPEN和CEJ联合发布的这篇报告中也证实了这一点,报告显示这艘船载有1680吨塑料颗粒。事件发生后,死去的鱼、海龟、海豚和鲸鱼被冲到当地海滩上,还有大量塑料颗粒。

为了更好地了解塑料污染的潜在毒性,CEJ从四个沿海地点收集了塑料颗粒和塑料碎片的样本,对样品进行了重金属、苯并三唑UV (BUV)稳定剂、单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双酚和多芳香烃(PAHs)分析。

efe491d3993c6e84ae279a2403d504ae.png

结果表明,这些样本的构成与船上货物一致。这些污染物不仅会有物理危害,还伴随着化学危害。不同的化学品、金属和塑料对健康和环境有不同的影响,可能会具有腐蚀性、致癌和引起内分泌紊乱。一些化学物质会残留在环境中,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些物质上发现的多环芳烃含量远远超过了欧盟规定的安全限度。

5cdb12459a3ebaad608c029a84ad13fb.png

CEJ工作人员Chalani Rubesinghe表示:“X-Press Pearl的灾难揭示了运输化学品的复杂性,所有步骤都应仔细检查,以确保这种事故不会再次发生。我们的报告显示,这些事故对环境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IPEN科学和技术顾问Therese Karlsson补充说:“随着集装箱船变得越来越大,运输的化学品混合物越来越复杂,这次事故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因此,为了保护沿海居民,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应对当今航运模式带来的风险。”

目前,每年约有1000个集装箱在海上丢失。国际海事组织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解决塑料颗粒在海上丢失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跟踪海上丢失的集装箱。IPEN和CEJ表示,目前的立法和实践还不足以减轻集装箱船运输各种化学品所带来的风险。

国际地球之友组织主席Hemantha Withanage说:“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繁忙航线附近的发展中国家的沿海居民正受到来自航运事故的有毒化学物质和塑料污染的威胁,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持久或不可逆转的损害。”

在《X-Press Pearl:一种新型漏油》报告中,IPEN和CEJ为斯里兰卡等当地社区发布了一份建议清单,其中包括建立报告集装箱丢失的制度,并将塑料颗粒归类为危险物质。
治理塑料污染的根本是减少、避免塑料废弃物泄露于环境中,对塑料产品/包装开展可回收再生设计是治理塑料污染的抓手!加入“可回收再生设计”群友通讯录,注册“塑料回收再生帮”小程序入群,一起探讨行业发展热点话题!


集装箱船X-Press Pearl泄露事件

2021年5月15日,集装箱船X-Press Pearl 从印度的Hazira港口出发,5月19日抵达距离科伦坡港约9.5海里处的锚地等待泊位时的第二天发生了火灾。斯里兰卡救援力量迅速到位,原本以为火势扑灭,结果大火继续在集装箱底部酝酿燃烧,直至5月24日,借助海上恶劣的大风气象,大火再次爆燃,引发了爆炸并彻底失控,大火已经吞没了从船头到船尾的整艘船。

5月31日终于成功控制火势,但船身结构严重受损,6月1日开始明显下沉——尽管救灾团队试图把失火货轮拖至外海,以控制污染灾情,但拖船任务6月2日宣告“失败”,因为X-Press Pearl号因为头轻脚重,船尾快速坠入22米深的海底,船头也正在下沉最终全船沉没。
据悉,“X-Press Pearl”号船上共有1486个集装箱,有80多个集装箱含有危险品。这批货物的全部细节至今尚未公开,也没有人确切知道从集装箱船上溢出来的是什么。
事故发生后,方圆80公里的事发海域全面禁渔,整个斯里兰卡西部海岸线都能发现“聚乙烯塑胶颗粒”踪迹。聚乙烯颗粒是重要的塑胶加工原料,最常见的用途就是一般民生用的塑胶袋;但在此次的海漂塑胶污染中,满布各地海岸线的塑胶颗粒,却是造成生态浩劫的致命杀手——从鱼类、海龟、海鸟,都有可能因为误食塑胶颗粒而死亡。而被小型鱼类吃下的塑胶颗粒,又可能被分解成更小的塑胶微粒进入食物链,对更大型的鲸豚、甚至人类,造成无法根除的恶性循环伤害。

全球治理塑料污染公约推动进程

一份报告发现,高达95%的塑料仅来自10个河流系统,其中8个在亚洲。其中很大一部分源于发达国家,他们已将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回收或处置。
在2月9日-11日举行的法国海洋塑料峰会上,加拿大、哥伦比亚、希腊、意大利、挪威、韩国、西班牙、乌干达、巴黎地方政府、希腊中部地区和巴斯克地区共11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加入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这证实了各国对采取紧急行动打击塑料污染日益增长的兴趣和承诺。
“目前已经有70多家企业和机构发表声明,要求在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UNEA5.2之前,制定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来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塑料政策经理Eirik Lindebjerg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需要在地方、国家和全球层面建设适当的体系来控制和规范塑料污染。各国政府需要加大合作力度。‘塑料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生产到终止,是解决塑料污染的关键。”
为此,在3月15-16日(厦门)举办的ChinaReplas2022(春季)第二十六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议程第二部分以“治理塑料污染全球公约进程及对国内政策的影响”为主题,将邀请李道季(CPRRA海洋污染防治技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全球治理塑料污染公约推动进程与预判公约主要内容”为主题发表演讲。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以“全球塑料公约核心观点分析”为主题发表演讲。
大会议程,点击→会议议程←即可查看。



(厦门)塑料回收再生周




2022年3月14-17日  厦门翔鹭国际大酒店

3月14日
20:00-22:00

理事会

3月15日
08:30-17:40
ChinaReplas2022(春季) 第二十六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

3月15日晚宴
18:30-21:00

商务晚宴及颁奖:
塑料综合利用示范企业颁奖

塑料智能分选站大奖赛颁奖

3月16日
8:30-18:00

再生PET论坛
再生PE/PP论坛
电子电器塑料论坛

3月16日
8:30-12:00

第二届塑料化学循环论坛

3月16日
20:00-21:30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化学循环分会(筹)第一次筹备会议暨第三次化学循环工作组会议

3月17日
8:00-17:30

第一届塑料回收再生企业碳交易研讨会

注:以上日程会有微调,不另行通知,以当天会议安排为准。

点这里下载:(厦门)塑料回收再生周 活动报名表  点击报名

注册后,在“行业动态-智库”中进行下载

图片

展位招商

展位图每天持续更新中,仅余14个展位,先到先得,手慢无......

3a90270a133493afd8fc04a612cb3b93.png

图片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7642b93c22e25c8d4244261b6c842858.png   63d3d7ee563c3b5da91de6be30e7eb06.png


独家小程序支持

塑料回收再生帮--行业人脉、交易平台


独家直播平台

塑料再生大讲堂--行业学习、分享平台


国际支持机构

APR美国塑料再生协会、PRE欧洲塑料回收协会、CGF全球消费品论坛、GIZ德国国际合作机构、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日本塑料资源促进协会


国内支持机构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深圳市高分子协会、广东塑胶行业协会、上海塑料行业协会、中国塑料可持续发展协会(香港)


媒体支持

举办地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澎湃中国、中国网、新浪公益、凤凰新闻、多家大众媒体、多家行业专业媒体


报名咨询


电话:+86 10-62665052

网站:http://www.replas.org.cn  

邮箱:prc9@replas.org.cn

咨询:杨小刚(副秘书长)13261025823(微信同号)

       贾宝玉 13371628603(微信同号)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