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帖 | 《2021年排放差距报告》关键信息
发布时间:2021-11-01 15:18:28 来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2021年,随着全球气候影响加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出警告,全球有50%的几率在未来20年中升温突破1.5℃。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26)仍然有望成为气候行动的转折点。然而,《巴黎协定》下最新和更新版的承诺尚未确保实施必要、快速、根本性的温室气体减排。


《2021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纵览新版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s),以及其他各项缓解气候变化的承诺,即便所有最新版的无条件承诺得到履行,世界截至本世纪末仍将至少升温2.7℃。额外实施“净零”目标有助于将全球变暖再降低0.5℃,但相关计划目前含糊不清,并没有完全体现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为了在本世纪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以内,世界需要紧急采取额外的政策和行动,确保在未来8年内每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近一半。


6e6b36895a493f576bbbf3e50885d029.jpg

01



《巴黎协定》下的新版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s)延续了减排雄心不足的趋势,而旧有承诺也尚未兑现。


  • 新版和更新版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之各国已宣布的 2030 年(气候变化)减缓承诺,仅略微缩小了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所要求的2030年排放量与承诺2030年将实现的排放量之间的差距。

  • 与旧承诺相比,新承诺在预测的203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基础上进一步减排了7.5%。然而,实现2℃温控目标的最低成本路径要求减排 30%,若要实现1.5℃目标则需减排 55%。

  • 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约 51% 的120 个国家已上报新版或更新版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此外,3个国家已经宣布了某种形式的2030年最新气候行动。

  • 纵观各国正式提交和宣布的更新版国家数据,预计目前有66%的可能截至本世纪末全球将升温 2.7℃。

  • 若我们还想把握机会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 1.5℃内,我们在未来8年中需将每年的排放量额外减少28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超出现有的升级版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其他气候变化减缓承诺的整体水平——相当于将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

  • 对于实现 2℃目标而言,额外的减排要求相对更低一些:截至2030年每年减排1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02



令人担忧的是,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量反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 大流行导致202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4%。然而,预计2021 年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再次上升,且将达到略低于2019年创纪录的高位水平。

  • 2020 年所有主要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继续上升。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过去200万年间的任何时候。


03



迄今为止,大多数国家都错失了充分利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 财政纾困和复苏支出的机会,未能有效地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促进低碳转型。


  • 少数高收入经济体占据了绿色支出的大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有被甩在后面的危险。

  • 截至2021年5月的复苏投资总额中,只有17-19% 的投资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根据全球复苏观测站的数据,用于经济复苏的2.28 万亿支出中,绿色支出仅为 4380 亿美元)。

  • 在这笔支出中,近90%来自于6个二十国集团(G20) 成员国和一个嘉宾国。

  • 低收入经济体的COVID-19支出(60 美元/人)远低于发达经济体(11800 美元/人)。


04



全力以赴实现“净零”目标 (Zeroing in on net-zero)将带来不同凡响的改变,但目前“净零”计划含糊不清,且未被包含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


  • 共49 个国家及欧盟承诺实现“净零”目标。这涵盖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内温室气体排放量、一半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和1/3的全球人口。11 个目标被写入法律条文,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2%。

  • 如若能获得有效实施,与基于无条件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s)和其他减缓承诺做出的预测相比,实施“净零”目标可以将全球变暖的幅度再降低约 0.5℃,从而更接近《巴黎协定》设定的温控目标的上限值。然而,许多国家在其国家气候计划中都将相关气候行动推迟到 2030 年之后。

  • 12 个二十国集团(G20 )成员国已承诺”净零”目标,但相关目标仍比较模糊。报告对9个G20成员国的“净零”计划进行了评估,有5个正遵循线性路径实现“净零”目标。


05



减少化石燃料、废物和农业部门的甲烷排放有助于缩小排放差距并在短期内缓解全球升温。


  • 甲烷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第二大因素。如只计算20年时间,甲烷升温潜能值是二氧化碳的80 倍以上。

  • 甲烷在大气中的寿命比二氧化碳短:甲烷只存留12年,而二氧化碳却可能在大气中滞留数百年之久。这意味着相较二氧化碳减排,减少甲烷排放在限制全球升温方面有更立竿见影的效果。

  • 仅凭现有的免费或低成本技术缓解措施,就可以将每年的人为甲烷排放量减少20%左右。

  • 实施所有可用措施以及更广泛的结构和行为措施,有助于将人为甲烷排放量减少约 45%。


06



碳市场可以推动实现真正的减排并提振减排雄心,但前提是要明确定义规则,确保交易反映实际减排量,并辅之以追踪进展和保持透明度等安排的支持。

  • 碳市场可以为国家、公司和其他参与者提供机会,在短期和长期内以更高的经济效率和公平性来兑现减排承诺、增强减排雄心。

  • 全球建模研究估计,如果所有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都转化为可交易的减排量,并且所有国家都制定了整体经济范围量化减排目标,那么到 2030年每年可交易约40-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市场除了有潜力降低各地额外减排的成本外,还可以促进资本投资向销售地区的转移,从而影响当地空气质量、就业、可持续性指标和转移成本。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