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6 00:00:00 | 来源:中国水网 | 作者:本站编辑 | 浏览次数: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污水处理行业已逐渐步入专业化运营阶段,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问题成为行业焦点。近两年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也助推管网及污泥问题成为行业热点。在此背景下,中国水网开展“2019年度市政管网检测修复&污泥处理处置优秀案例评选”。2019(十一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E20研究院数据分析师张晓娟对本次案例评选做了详细汇报,详细介绍了案例评选背景、评选流程、专家阵容,并代表本次评选组委会揭晓了“2019年度市政污水管网检测修复优秀案例”、“2019年度污泥处理处置优秀案例”。
政策助推市场快速释放
近两年,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多部关于市政污水管网以及污泥的政策,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市政污水管网以及污泥行业的发展,并促进管网以及污泥市场加速释放。
2018年7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覆盖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价格机制;2019年5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和发改委三部委联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落实排水管网周期性检测评估制度,逐步建立以5—10年为一个排查周期的长效机制和费用保障机制,同时还提出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BOD低于100 mg/L的,要围绕服务片区管网制定“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
环境整治刚需驱动行业发展
一、市政污水管网现状分析
1、污水收集底数不清 需大幅提升实际收集率
对比分析城市及县城污水收集及处理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污水处理率历年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底城市及县城污水处理率均达到很高的水平,均达到90%以上。用污水年产生量/年供水总量粗略估算历年城市及县城污水收集率(前些年不少研究会按照此方法简单粗略估算)时发现,污水收集率变化历年平缓增长,且已达到较高水平,2017年底城市及县城污水收集率均80%以上。
假如按照上述污水收集率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平时直观看到的许多现象并不相符,例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黑臭水体治理效果不佳等均说明,我国污水实际收集情况存在较大问题,也就是说粗略估算数据偏高,我国实际污水收集率还比较低,与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治理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
另外,用该方法继续对比分析不同省份污水收集及处理情况发现,不同省份城市污水收集率差异明显,收集率较高的已达到100%,而收集率较低的仅60%左右,并且有近2/3省份城市污水收集率低于全国城市污水收集率。县城污水收集率情况与城市基本相似,有半数省份县城污水收集率低于全国县城污水收集率。
尽管用污水年产生量/年供水总量估算的污水收集率偏高,但依然有很多城市和县城污水收集情况不乐观,说明这些地区污水管网问题相对更加严重。
2019年7月,辽宁省发布《辽宁省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重点任务》,提出更严谨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的计算方法,用向污水处理厂排水的城区人口/城区用水总人口来估算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文件同时提出到2021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0%以上,县级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50%,同时明确了14座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目标。
由此对比可以看出,用污水年产生量/年供水总量估算的污水收集率明显偏高并且不符合实际现状,污水收集率实际上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2、二十年龄管道占比不断增加 管网维护压力加大
我国排水管道总长度逐年增加,其中20年以上老旧管道比例持续增长,全国范围内污水管道维护压力不断增加。另外,受面积及城镇化程度等因素综合影响,不同省份城市及县城管网长度差异较大。
3、污水厂进水浓度偏低现象很严重
三年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提出,对于进水BOD小于100mg/L的污水厂,要围绕该片区制定“一厂一策”的综合整治方案。在此,基于《城镇排水年鉴》中可获得的污水厂数据,选取1500座污水处理厂作为抽样样本,分析18个省份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BOD时发现,有近一半省份平均进水BOD小于100mg/L,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现象很严重。
以上分析,均说明我国管网问题不容乐观,要真正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二、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对比2018年各省城镇湿污泥产生量及已运营处理设施处理能力时发现,多数省份污泥产生量大于处理能力,即大部分省份污泥处理能力不足。E20研究院估算并对比分析了历年全国污泥无害化处置率,结果发现污泥无害化处置率逐年上升,2019年增长最明显,达到70%以上。发展结果表明,伴随近两年相关政策的出台,污泥处理市场处于加速释放状态。
评选概况
无论是管网还是污泥,均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近两年伴随相关政策的出台,市场将出现发展小高峰。在此背景下,中国水网举办了“2019年度市政污水管网检测修复优秀案例评选”、“2019年度污泥处理处置优秀案例评选”。评选旨在为行业提供经典技术案例支持的基础上,促进并推进行业稳健发展,并最终实现水务行业的卓越同行。
一、评选流程
案例评选主要分为6个环节:
1、评选启动,在E20水网固废网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相应的启动新闻。
2、资料收集,即企业资料申报环节。
3、资料核对,评选组委会对案例资料进行审核,并与企业进行资料核对,就不完整及有问题的资料进行补充修正。
4、微信新闻发布,这个环节汇总所有企业申报的案例资料,在E20水网固废网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案例新闻,并在新闻中对案例进行投票,投票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案例的参考指标。
5、专家评审环节,该环节邀请了行业内知名专家,从多维度对案例进行综合评审打分。
6、评审结果汇总及结果揭晓环节。
评选流程图
二、专家阵容
评选组委会邀请到行业五位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从专业视角给予指导,并对案例予以专业判断。评审团五位专家分别是: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唐建国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建处副处长、研究员级高工何伶俊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
中规院(北京)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 王家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