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敬:滇池面源污染治理案例
发布时间:2020-07-09 15:55:3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近期,针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掣肘——污水溢流导致的面源污染,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及生态环境部水专项管理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促进城市黑臭水体长治久安推动城市面源污染全面管控研讨会”。会议邀请到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车伍、生态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水环境部主任王东、中国城规院北京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刘艳臣等业内专家,及来自行业多家代表企业的决策力量,共话溢流污染的现状问题及控制思路。

  目前正值夏季雨水多发期,本公号特别整理溢流污染主题系列研讨稿件,将陆续发布,欢迎持续关注。本篇为系列第6篇。

  滇池的改变

  自“九五”以来,滇池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标志性工程。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的滇池成为水环境治理的表率和优等生,是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的宠儿。

  滇池水质近80年以来经历的几个曲折变化过程:

  滇池水质情况表

1594102443658345.png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滇管局资料整理得出

  根据滇池保护治理的实际情况,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594102464466176.png

  下图是十三五以来,滇池每年的水质变化:2016年首次告别劣V类,2017年稳定保持在V类,2018年首次全年达到Ⅳ类,重度蓝藻水华仅发生一天。

  2008年11月习总书记专程到昆明考察,强调“强化生态文明观念,保住青山绿水”。

  2015年1月20日习总书记考察昆明时提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2019年1月13日,云南日报头版报道了滇池草海、外海水质均达到Ⅳ类,是30年来最好水质。

  2019年1月20日,习总书记再次考察昆明,对滇池治理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强调“要继续抓下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习总书记三次考察昆明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足见滇池保护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

  2019年2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以“云南:推进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为题,对滇池水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进行了报道。

1594102492905816.png

  2020年1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昆明,前往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

1594102510230518.png

  滇池治理取得喜人的成果,鼓舞了所有水环境人的信心。总结滇池保护治理的成功经验,探索河湖保护治理的“滇池模式”,不仅对我国其他类似地区做好河湖保护治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建设美丽中国也有重要作用。

  滇池治理模式

  通过十年的滇池综合治理经验的总结,特别是自2016年以来的成功经验,滇池取得了目前的成果,其模式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领导的引领作用

  制度的驱动作用

  科技的促进作用

  人才的支撑作用

  融资的保障作用

  特别是市委、市领导审时度势的明确提出并具体实施的核心措施起到了关键作用:(1)构建实施了滇池治理的统筹部门——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市委书记亲自挂帅。(2)明确滇池治理的战略要求:从“工程治滇”转变为“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3)制定并严格实施《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滇池治理的突破——三年攻坚

  回顾历程,在滇池保护治理的“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侧重工程治滇,实施多项重大工程;“十三五”期间,在完善工程措施的同时,及时系统总结复盘,十几年来的滇池治理经验结合当前滇池水质的特点,以及滇池治理的紧迫性。市委市政府决策编制并实施《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技术指导意见》,争取在三年内使滇池水质有所提升。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滇池治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实施了滇池治理管理体制的重构,为“三年攻坚”提供了管理体制保障。成立以市委书记为总指挥的滇池治理指挥部,下设三个部门,统筹全市涉滇的各部门工作,统一发布任务、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监督,使三年攻坚有了组织保障。

  2)制定并明确滇池保护治理“双目标责任制”;明确水质提升和污染负荷削减“双目标”,同时形成分区域、分阶段的考核目标。逐一明确各河道水质目标和各行政区污染负荷削减目标,提高目标考核的可操作性。通过明确目标,实施目标倒逼,倒排治理工作,挂图作战,加快推动保护治理。

  3)制定并明确了河长制及配套的生态补偿机制;编制并实施了考评量化手段措施,为“三年攻坚”提供制度、考核的量化依据。

  4)编制昆明地方标准:《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并实行分区分级的污染物排放限值。统一了原来各种标准之间的差异,为滇池治理各项工程措施明确了标准,为“三年攻坚”提供了量化标准及考核依据,解决了二十几年来没有地方标准的重大问题。

  5)明确滇池保护治理水质关键因子——总磷、总氮,突破性地提出TP≤0.05mg/L,TN≤5mg/L的具体量化指标。

  6)完成全市35条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总量普查,滇池承载力核算,规划设计出近四年以来每年每条河的量化污染物总量,为“三年攻坚”提供关键污染削减量考核依据,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核算依据。

  7)完成并实施了雨污合管网系统的雨季面源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以西山区“车家壁岔沟示范工程”作为《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技术指导意见》中的技术指导之一,并全市推广。该治理理念的应用,破解了困扰滇池治理二十几年的核心污染问题,为滇池水质持续向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8)全市入湖口前置库的规划、设计、建设,构建入滇河道的最后一道屏障。对35条入湖河流,采用“雨污调蓄污染物削减+河道措施污染物削减+前置库污染物削减”系统治理防范,最大限度地削减入滇污染物总量。

1594102572737000.png

1594102587233070.png

  《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提出:

  明确滇池水质治理的关键因子是总磷、总氮。

  国内外专家、科研院所通过大量实验和分析测试,得出控磷稳氮的治理要求。

  针对35条入滇河道,调整以往“单独考核水质目标”的策略,实施“水质目标与污染负荷削减”双控考核机制。

  支流沟渠治理水质目标与主河道治理目标一致。特别是雨季雨污混流,面源污染的滇池重要污染源。

  重点河道水污染治理设施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河流)Ⅳ类,在旱季总磷、总氮尤为严格:总磷≤0.05mg/L,总氮≤5mg/L(冬季8mg/L)。

  开展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以超极限除磷为主总氮挖潜为辅的原则,雨季多余混流水启动一级强化处理。新建污水处理厂均引入旱、雨季双运行模式设计理念,以应对雨季面源污染。

  在主城区及重点河道周边建设调蓄设施,收集污染负荷较高的初期雨水,削减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在城区(二环以内)建设19座调蓄池,每座调蓄池容积1万-2万m³,在其它地区建设调蓄坑塘,近100万m³,收集7~10mm降雨量的初期雨污混合水,削减初期雨水污染。

  在入滇河道入湖口有大量湿地,利用湿地,修建前置库,在滇池边再建一道屏障,实现雨季溢流污染的防控。

  滇池治理支撑——治理技术

  1、污染源分析

  根据滇池水质状况、水体敏感、环境承载力低等特点,对入滇污染物来源进行数据分析。滇池流域本区入湖负荷是主要污染源,主要来源为城市面源、未收集点源、尾水负荷。根据2016年滇池流域污染负荷入湖量统计显示,城市面源污染产生的COD在整体中占到了47%。

1594102645801281.png

  因此,削减城市面源、未收集点源、尾水负荷的污染负荷量,对滇池水质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2、昆明雨季面源污染治理思路

  昆明雨季面源污染特点是:雨污合流、降雨历时短、暴雨强度大、初期雨水翻坝、污染物进入河道排入滇池。下面是2016年,拍摄的雨季溢流照片。

1594102703451152.png

  针对雨季污染特点,梳理了相应的治理思路:

1594102717316590.png

  前端原位治理:建设调蓄池。利用原有地形特点,设计不同调蓄坑塘或者调蓄池。目前,昆明市新建设了62个调蓄坑塘,在雨季初见成效,初步实现了初期雨污混合水收集的目标;同时对原有调蓄池进行挖潜增效,并制定了科学管理和应用机制;雨污水收集后,采用调蓄+处理设施提升水质的方法进行处理,就近处理就近排放,回补河道。

  河道消减:指河道原位污染物的进一步削减。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在河道内通过人工干涉,提高河道水的溶解氧。增大水体的自净能力。二是通过污水处理厂超极限除磷的高溶解氧尾水回补河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末端截污:利用入湖口附近的湿地,建设前置库。目前部分入滇河道在河道末端已建前置库,将初期雨水收集沉淀后再排入人工湿地,最大限度削减污染。

  从治理路径上看,以削减入河污染物量为目标,采用6大治理路径:

1594102736550081.png

  滇池治理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昆明市西山区车家壁岔沟水质提升示范工程

  车家壁岔沟河道在治理之前,底泥没有经过清淤处理,河道底泥有一米多深,颜色发黑,气味发臭。本次治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对河道进行清淤,而是选择将超极限除磷的高溶解氧尾水直接回补河道。经过一个月之后河道底泥状态发生了变化:颜色由黑色转变成了自然颜色。

1594102753520483.png

  该项目采用的治理措施为:调蓄池清淤+生态调蓄+生态净化+科技治水+水质提升,支流治理完汇入主河道。

  项目所用调蓄池是原有的废弃鱼塘改造而成。将废弃鱼塘清淤,增加调蓄容积;生态净化坑塘容量有八千方,分为九个串联池,形成梯级净化系统;初期雨水经过逐级净化,进入处理站处理后进入河道。高富氧尾水的排入,提升了河道自净能力,对底泥起到了原位修复的作用。从源头解决了河道必须定期清淤及对清淤污泥二次处理的河道治理顽疾。

  该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初期雨水与调蓄池的联动控制试验,总结出降雨量和水质关系曲线,找到了雨量、雨频与水质的时间关系。并据此得出工艺的最佳控制时间:制定出其日常运行最佳操作方法,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雨季入河污染负荷。

  项目在调蓄塘旁边建设了雨污混合水处理设施,采用速分生物处理技术+孢子转移技术作为核心处理工艺,出水水质TP≤0.05mg/L,TN≤5mg/L,在减少外排水污染物总量的同时,将初期雨水中的泥砂沉积在调蓄池中。减小了淤泥排入河道的总量,间接解决了河道内源污染对水质的二次污染。每年的调蓄塘清淤量可达8000吨以上。

1594102785292047.png

  项目建设了水质提升站,同时将水质提升站出水(溶解氧超饱和)回补到河道中,在河道沿途五个位置进行溶解氧测试。

1594102799912079.png

  在项目开始运行之前,河道底泥为黑色。运行1个月,在河道回补点20米范围内,黑色底泥消失,露出泥土本色;运行3~4个月后,整个河道底泥颜色均发生变化;运行5个月后,河道出现青苔等,呈现自然河道状态。

  案例二:昆明市官渡区老海河生态调蓄及水质提升工程

  老海河为昆明市35条入滇河道之一,汇入海河后流入滇池。同时,老海河在2018年为劣V类水质,是“三年攻坚”重点治理的14条河道之一,根据文件要求,海河2018年水质目标为V类,2019年需提升至IV类,2020年海河及老海河稳定达到IV类水质。


  老海河来水主要是周边村庄生活污水及雨季径流汇水,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河道全段均为明渠,水质较差且有异味,黑臭现象严重。旱季河道末端设置提升泵排至六厂进行处理,雨季河道雨污合流水翻坝溢流至海河,污染主河道,最终汇入滇池。

  工程措施一:调蓄池

  调蓄池总容积为1.67万m³,有效水深3.0米。旱季维持调蓄池高水位约2.0~2.5米,主要起到沉淀来水中的污染物的功能;雨季维持调蓄池低水位约0.8~1米,随时保证调蓄池留有1万m³的调蓄空间。调蓄池底泥厚度随着运行时间而增加,导致调蓄池调蓄量逐渐减少,需定期清掏调蓄池积泥。

  工程措施二:水质提升站

  水质提升站采用“速分生化处理技术”+“孢子转移技术”作为核心处理工艺,采用旱雨季双运行模式(旱季3360m³/d、雨季8400m³/d),原位处理后,外排至新海河。

1594102852187499.png

  老海河调蓄池与水质提升站对总磷、总氮、COD有较大的削减作用。2019年全年污染物削减量为:总磷5.02吨,总氮52.6吨,COD211.4吨,氨氮44.1吨。两种措施的削减总量为:

1594102830933434.png

  项目采用“生态调蓄+水质提升”系统处理方法,将污染负荷分别从进水水体、调蓄坑塘的沉积底泥中去除,将污染负荷量大大削减,同时采用河道回补富氧水的方法,减少河道底泥内源污染,提高河道自净能力。

  案例三:昆明市水质净化厂超极限除磷工程

  自2017年—2019年,孢子转移超极限除磷技术单个工程应用从万吨级向十万吨级逐步发展,目前已建成世界范围内最大的30万m3/d超极限除磷处理厂,累计应用超过百万吨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满足TP≤0.05 mg/L滇池水体要求。

  该技术在昆明市第一水质净化厂(12万吨/天)、第三水质净化厂(15万吨/天)进行了长期应用。根据2018年5月-2020年3月期间除磷车间的数据(第三方监测单位提供),在进水总磷0.2~0.5时,出水总磷0.02~0.03mg/L。说明孢子转移超极限除磷技术已成功适用于大规模工程应用中,极限除磷效果显著。经过多年的努力,滇池水质逐年变好,TP含量逐年明显降低。

  小结

  滇池治理近年取得水质连升两级的成效不是偶然的,而是昆明市在持续多年的治理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行动的结果。这些做法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最终形成了巨大的系统威力。针对雨季雨污合流溢流的重大污染源,昆明采取了统筹指挥,一把手挂帅,示范工程引领,核心技术支撑,目督监管,断面量化考核,生态补偿,区县及主管部局联动的综合措施,确保形成完整的城市黑臭水体及面源污染的滇池治理模式。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