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这个水处理工艺的人,一定绝顶聪明!
发布时间:2023-12-04 09:55:25 来源:环保水圈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污水厂遭遇进水冲击,如何快速调整和恢复活性污泥活性?

如何从微生物工作机制倒推污水厂进水冲击来源与风险识别?

点击下方卡片,免费预约直播听专家怎么说


开说今天的正文之前,先扯会闲篇,说说我那不靠谱的小老弟,这小子一大早就在公司里闹了个大笑话。


早晨7:50吧,包括我和小王在内的5个同事一起在楼下等电梯,原本大家有说有笑的,结果小王突然就不说话了,脸色还极其难看。


我看他这样子吓了一跳,忙问他咋了。


结果那小子咬着牙艰难的蹦出几个字:


“敌将攻城,已经打到关口,守军马上就要坚持不住,开关投降了!”


旁边的美女同事一脸不解,不知道小王这小子说的是啥意思,只是略带狐疑的看着他。


我瞬间就明白了,这小子是怕自己在心仪美女面前丢人,故而说起了黑话,我也不好揭穿他,哈哈一笑说:


“军情紧急,时不我待,何不就近解决?”


说完我用手一指一楼旁边印有两个小人的房间。


小王脸一下子就红了,也不知道是憋红的还是被我隐晦揭穿后羞红的,他没接我话,就那么硬扛着和我们一起乘电梯上了楼。


等美女同事走后,小王这才快步飞奔离去,不多时就听见一阵噼里啪啦的震天炮声,听动静就知道这场战役规模不小。


等他回到实验室,我揶揄他道:“你小子可真行,也不怕拉了裤!”


小王满不在乎的说:“胖哥你不懂,我这是为咱们的污水站做贡献呢!”


我满脸好奇的问他此言何意。


小王摇晃着脑袋说:“咱们污水站C/N很低,每天都加葡萄糖,我这一泡下去,怎么不得节约个十几二十块钱的?”


PS:我们楼层属于实验区域,为了维持公司污水站稳定运行,公司针对我们楼层的污水单独收集并处理,所以实验室这股废水总是处于碳源不足的状态。


我大无语,没想到这小子竟能为自己的糗事找出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你还真是挑不出什么理儿来图片


好了,笑话说完,咱书归正文。


今天要说的主题,叫做“聪明绝顶的水处理人”。


那位说了:“我觉得水处理这个专业特别杂,学问一点都不深,怎么可能会培养出什么特别的人物呢?”


您还别不信,看完今天的这个分享,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


我们之前有一个净水处理的项目,需要用到过滤工艺去除SS,所以考虑上一个滤池。


当时在选滤池类型的时候,我们主要考察了3种:V型滤池、虹吸滤池和重力无阀滤池,当然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最常用的V型滤池。


不过今天我想说的却不是它,而是重力无阀滤池,只因为这个滤池的设计运行原理,简直是太精妙了,它的发明者,一定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


不信?那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如果不采用任何水泵和电气控制系统,仅凭水力条件,你能够完成一次原水的过滤和反冲流程吗?”


图片

▲曹操替你回答了这个问题


听完我的这个问题后,普通快滤池沉默了......


V型滤池沉默了......


虹吸滤池沉默了......


翻板阀滤池沉默了......


移动罩滤池也沉默了......


是不是你也沉默了?


没错,这些滤池界的扛把子们,都做不到我说的那点,他们要想正常运行,必须依靠水泵和电气控制系统的助力。


但重力无阀滤池不沉默,它就能做到不依赖水泵和任何电气控制设备,仅仅依靠精妙的水力学设置,就能完成看似不可能的过滤-反冲-过滤-反冲的无限循环。


好了不卖关子了,接下来咱们就来了解下这家伙的看家本事,探究它是如何完成这个Impossible mission的。


图片

▲重力无阀滤池就长这样


这家伙长得挺别致,那两个标志性的大窝脖,不禁让我想起了昨晚刚吃的烧鸡......

不说吃的了,咱还继续说滤池本身,首先咱们了解下重力式无阀滤池的结构构造。

如图1所示,一个完整的重力式无阀滤池,主要包括6大部分,他们分别是:1、进水分配渠;2、清水出水口;3、滤层;4、虹吸辅助管;5、反洗水箱;6、虹吸破坏斗。


图片

▲图1 重力无阀滤池的6大构造示意图


那么重力式无阀滤池是怎么运行的呢?它主要分为两个大过程,也即过滤和反冲。

首先来看进水过滤的流程,浑水(也即进水,在图中以黄色表示)首先会进入重力式无阀滤池的进水分配渠①,这里属于整个系统的位置最高点。


进水分配渠底部有一根管道直接连通到过滤层③中,一旦浑水开始从进水分配渠中进入滤层,悬浮物就会被滤层截留,通过滤层的清水(在图中以淡蓝色表示)就会进入到滤层上面的清水区。

随着过滤后得到的清水源源不断的进入,清水区中的液位也会不断上升,并开始淹没虹吸破坏斗(请记住这个小东西,它的作用非常关键),等清水液位达到清水区顶端时,因为清水区是密封的,所以此时清水区内部就呈现出正压状态。


由于清水区和滤层底部反洗水储备区依靠管道相连通,所以在清水区慢慢装满水的同时,滤层底部的反洗水区也会储存满过滤后得到的清水。


与此同时,在水压的作用下,和滤层③相连通的虹吸辅助管④内的浑水液位也会和清水池液位同步上升,直到清水区液位达到最高点后,清水区液位不再上升,开始通过清水出水口外排清水,但虹吸辅助管④内的浑水还会继续上升,一直到顶点。


整个过程如下面动图2所示,这就是重力式无阀滤池一个完整的过滤过程。


图片

▲图2 重力无阀滤池的过滤过程示意图


看完重力式无阀滤池的整个过滤过程,咱们再来看看它的第二个过程,也即反冲洗过程。


那位说了:“滤池为何要反冲洗呢?”


因为滤层中能够容纳的悬浮物容量是有限的,在悬浮物穿透整个滤层之前,就得用水或者气水联合反冲洗滤层,把截留在里面的悬浮物反冲到污泥处理单元内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外运,上清液则继续返回到滤池进行过滤操作。


所以一个完整的过滤过程,必须考虑反冲洗。


而一般的滤池反冲洗都是采用水泵提供一个动力冲洗滤层,甚至多数时候还得配合鼓气,让滤层保持膨胀状态才能起到一个比较好的反冲效果,然而重力式无阀滤池则无需这些。


那么它到底是怎么完成反冲洗的呢?


咱们接着图2的最末尾接着看,在过滤过程的最末端,清水区内从滤层③输入的清水是大于从清水出水口输出的清水的,这就导致了清水区内的压力会一直增长,就会使虹吸辅助管④内的浑水液位不断上升。


等其上升到虹吸辅助管的最顶点后,就会开始依靠重力从上至下垂直外排,此时虹吸辅助管④内的流速是非常大的,输出流量也远远大于清水区内的进水量。


所以就会导致滤层③底部的反洗水向上反冲滤层③,而反洗水区是和滤层③以上的清水区相连的,所以清水区的清水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反洗水区充当反洗水,持续反冲洗滤层③中截留的污染物。


反洗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是很高的,不能随便排放,要去往专门的污泥脱水单元处理,脱水污泥外运,上清液继续过滤。


看到这那位要说了:“那反冲洗到底洗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别急,您还记得胖哥之前让你重点标记的那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吗?


没错就是那个部件⑥,也即虹吸破坏斗,别看它小,但是它特别重要!


学环境的咱们都知道,如果水管的顶点高于水箱的液面时,比方说水管顶点是3米,水箱内液位高度为2米,这两者差了1米的高程,所以要想单纯依靠重力是无法让水箱中的水经水管流出的。


但一旦水管内形成了真空负压环境就不一样了,这样水箱内的水就可以依靠和管道内的气压差,只要这个气压差大于水箱内水位和管顶的高差,就能形成一个推动力,把水从水箱中压到管道中,进而排放出水箱。


这就是重力式无阀滤池依靠水力虹吸作用反冲洗的动力来源。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了该如何终止反冲洗的办法,没错就是破坏反冲洗管道内的真空环境,换言之,就是想办法把空气送入反冲洗管道。


虹吸破坏斗⑥就是起这个作用的!


当清水区内的水位下降到虹吸破坏斗处时,原本被水淹没的虹吸破坏斗就暴露在了空气中,进而随着反冲洗管内的水力抽吸作用,把空气带到了反冲洗管内。


而反冲洗管内一旦有了空气,那么管内气压和清水区气压就又保持一致了,没了气压差作为虹吸动力来源,虹吸作用自然也就没办法再继续下去了。


这就是重力式无阀滤池的整个反冲洗过程,详见如下动图3所示。


图片

▲图3 重力无阀滤池的反冲洗过程示意图


看完重力式无阀滤池的整个过滤-反冲洗过程后,您各位是不是发现了,这种滤池从始至终都是依靠纯水力作用,没有任何一台水泵或者控制阀门的应用?


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很厉害?


所以我才说,能够发明这个东西的人,那绝对是聪明绝顶的人!


那位说了:“如此厉害的玩意儿,那为什么你们还选择V型滤池呢?”


这个肯定是有原因的,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虽然重力式无阀滤池的设计原理精妙异常,但它仅仅适合中小水量的项目,且运营起来并非没有缺点。


它最大的缺点是滤料处于封闭水池中,而单纯利用水力冲洗,难免存在清洗死角,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短流或者出水水质下降的问题。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肯定就得人力上场翻砂了!


然后问题就来了,你像V型滤池那种,一旦把水放了,滤层就能直接暴露在你眼前,翻砂自然方便,但重力式无阀滤池就不行了,它的砂层在封闭的水池中,人工翻砂就显得相当困难了......


图片

▲图4 V型滤池翻砂


所以到底用什么形式的滤池,可不能仅凭其设计原理来确定,而是要经过综合评定后才行。


其实不光滤池,其他类型的工艺,也莫不是如此,这就是水处理的魅力所在。


好了,今天的日记内容就到此为止。


来源胖先生的水处理日记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