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盛荷花为何成为内源污染源头? 扬州为明月湖“动手术”,开展生态修复改善水动力
发布时间:2023-11-06 17:12:2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莉 浏览次数: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编制了明月湖水生态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对明月湖进行水生态系统修复,目前工程已开始招标,计划今年11月开工,2024年6月30日竣工。

明月湖是扬州市主城区最早开挖的人工湖,以仪扬河重要支流赵家沟河床为基础开挖,水面面积约16万平方米。十多年来,这里荷花盛开,波光潋滟,林木森森,已成为扬州市民休闲锻炼的“打卡”网红景点。然而,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明月湖水质出现退化,影响了下游仪扬河冻青桥国考断面水质。

此前,作为城市西部“清水活水”工程的重要生态节点,明月湖的建设有效串活了沿山河—(明月湖)—赵家沟—仪扬河内部水系,河流实现自流活水,显著增强了仪扬河小流域水量平衡及调蓄功能;同时,丰富了流域水生态系统类型,有效地维护了区域生态平衡。

作为“清水活水”定位的明月湖近年来到底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经过现场查勘,我们发现湖区内源污染释放显著。明月湖内的荷花一度成为点缀湖区的网红植物,可是现在荷花向湖区蔓延的情况非常严重,占据了1/2 湖面,致使湖泊内大量水生植物残体腐烂分解、淤积释放,从而成为湖泊水质退化主要的内源污染。”据扬州市邗江生态环境局有关人员介绍,水动力条件不足是湖泊水质变差的又一“元凶”,明月湖内荷花生长旺盛、茎叶密集,覆盖面积广,尤其是西北角,分布有小岛,水体交换弱,多处形成死水区,使湖区难以形成较为均匀的流场,造成水动力条件变差,影响水体自净能力。

扬州市邗江生态环境局积极落实长江大保护、省市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经过现场查勘与调研,决定开展明月湖水生态修复工程。

据悉,工程以基底修复、沉水植物恢复、健康食物链(网)构建为主要生态修复技术手段,削减湖区内源污染负荷,恢复健康湖泊水生态系统,进一步发挥明月湖生态净化功能,保障下游仪扬河冻青桥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在精准溯源的基础上,开展湖区水环境改善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修复,通过强化湖区内源污染削减和生物多样性提升,恢复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明月湖将被建设成邗江“水清、岸绿、景美、人兴”的生态绿心。

通过水生态修复,将使明月湖出水水质满足地表Ⅲ类水;提升湖区水体透明度,营造多样性生境,增加湖区生物多样性;打造邗江区“美丽河湖”水地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据了解,本次湖区水环境改善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修复将包括基底修复工程(含植物根系清除工程、污染底泥清除工程、建筑垃圾等清除工程、地形改造和人工鱼礁)、水动力改善工程、水生植物群落构建工程、水生动物群落构建工程及智慧监测系统建设。在改善湖泊基底环境的基础上,实施以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为核心的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恢复明月湖水体自净功能,从而提升湖体水质,将会有力保障仪扬河冻青桥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