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双十”工程保护赤水河见成效 赤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
发布时间:2023-09-04 16:31:3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陈克瑶 浏览次数:

“3年来,云南省以实施‘双十’工程为抓手,推进赤水河流域(云南段)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赤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宋予日前在云南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为加强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云南省印发了《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十四五”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制定印发了2022年、2023年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新建10项、巩固提升10项的“双十”工程,以项目清单化逐年落实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任务。

云南省通过开展“两污”治理行动、整治入河排污口、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精准推进截污治水。流域内17个乡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实现100%全覆盖;建成县级、乡镇级污水处理厂18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09个;建成垃圾发电厂1个、垃圾转运站5个、垃圾热解站14个,行政村垃圾收运体系50个。关闭18个养殖场,提级改造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28个;全流域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累计新改建农村卫生户厕18.86万座、自然村卫生公厕452座。

在持续强化生态修复方面,云南省严格落实“十年禁渔”计划,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完善河湖警长制,在赤水河流域(云南段)设置22名五级警长,省、州、县、乡4级警长责任体系全面建立。拆除17座小水电站并对厂址进行生态修复;关闭砂石料厂116座,修复治理2661亩土地面积;关闭煤矿23座,修复209个历史遗留矿山,完成684万吨历史遗留磺渣矿渣整治,对保留的8座煤矿和11座非煤矿山建立“一矿一策”台账。2020年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建设63.97万亩。

建立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与贵州省、四川省签署第二轮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补偿资金规模由每年两亿元提高至3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项目建设,补偿年限延长至5年。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