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治理如何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 九江坚持“一个湖湾一项措施,一个桥洞一个办法”,八里湖迎来蝶变
发布时间:2024-09-04 09:58:4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张林霞 李智 程荟 浏览次数:

图为九江八里湖风光。吴义珍摄

江西省九江市城区内的八里湖岸线绵长,上面星罗棋布着许多“喷泉”和“路灯”,立秋后,暑气散去,周边居民有了一个夜间散步的好去处。

“喷泉”和“路灯”其实是涌浪增氧机和灭蚊捕蝇灯,这样既改善了八里湖水生态环境,又打造了一条美丽岸线。这是八里湖水生态治理与城市景观建设的有机结合。

“八里湖始终是一个城市湖泊,一方面自然条件不足,需要人工补齐,另一方面要承担一定的景观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的措施要有双重作用,环保又好看。”八里湖新区生态环境局王真钦告诉记者。

八里湖位于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北接长江,南靠庐山,水面面积为18.29平方公里。

八里湖岸线上居民较为集中的区域约15公里,目前仅在半岛酒店、艺术中心、中奥广场等人员聚集区进行岸线改造,主要工作包括岸线的护坡修复、沿岸植物种植与环保设施布设,沿线共设置20台涌浪增氧机,灭蚊补蝇灯53台。下一步,计划逐步将涌浪机增设到其他区域,全面增强八里湖的水动力。

不仅如此,八里湖新区还下大力气解决湖泊治理死角问题。

太阳西斜,一叶扁舟顶着暑气在八里湖上来回巡弋,拨开一层层碧波。这是八里湖新区安排的蓝藻打捞船,每日不间断在八里湖上巡查,对各支流入湖口、回水湾等水动力较弱区域进行蓝藻打捞,避免形成大面积聚集蓝藻暴发情况。

“我们也考虑过其他办法,但都存在中长期隐患,只有人工清捞成效明显,几乎没有隐患。”八里湖新区生态环境局刘任龙在提到为何要采用人工清捞的方式时说,“蓝藻治理是项长期的工作,没有一蹴而就的办法,特别是八里湖这么大面积的城市湖泊,不能为了眼前的短期成效而破坏了整体生态。”

2024年,八里湖蓝藻暴发时间较去年明显延后30日左右,暴发规模显著下降,截至目前,无大面积蓝藻聚集情况。

“水无常势,治水也无定式”,因地制宜是八里湖新区生态环境局解决八里湖复杂问题

的制胜法宝。

八里湖汇水面积大、岸线长、沿岸情况复杂多样,造成管湖治湖不能一概而论,“一个湖湾一项措施,一个桥洞一个办法”。既要“小步快走”,在水动力条件较差的岸线突出部、回水湾布设涌浪机加快污染物絮凝沉降,增强重点区域水动力,并不断结合巡查情况调整、增加涌浪机,增强八里湖整体水动力。又要“标本兼治”,在蓝藻易聚集的桥下、岸边、湖岔使用蓝藻清捞船进行人工清捞,做到“面子干净”,同时在周边种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氮磷污染物进行吸附,做到“里子清洁”。还要“重点突破”,在群众反映较大的支流开展清淤修复,清掉底泥中沉积的历史欠账,恢复美丽岸线。

八里湖新区生态环境局在日常盯控站点数据之外,每月对八里湖及其支流各入湖口、排口进行监测。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监测300余次,取得有效监测数据1000余条,对水质情况变化及时反映并提供预警参考,针对自动站数据累计开展分析30余次。

截至目前,八里湖平均总磷浓度为0.061mg/L,较2023年的0.083mg/L改善26.5%。

“八里湖水生态治理按照‘景观就是生态,生态才有景观’的理念,形成了一条生态治理与城市景观结合的湖泊岸线,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建设对生活的改善。”八里湖新区生态环境局负责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李俊琦告诉记者。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