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6 09:41:15 | 来源:环保水圈 | 作者:本站编辑 | 浏览次数: |
“文科都是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这两天,张雪峰老师因此前发表的该言论,被某文科博主给起诉了。
博主认为,该言论是对文科生群体公然的“人格贬低和挑衅”,明显是一种故意矮化的行为。对此,12G冲浪的网友们也都炸开了锅,看法褒贬不一。
看到这里,《环保水圈》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拱手并抱拳)十分感谢各位水友对咱们往期发布的某些“毒舌”观点和文章的赞同、包容和轻喷。
这时候,一众想学、在学和在干环境的人坐不住了,纷纷留言:不跟风,蹲一个张老师对环境专业和环保工作,是劝学还是劝退?
小编只得憋住不笑。说个可能大家没关注的事,张雪峰老师本科专业就是给排水专业。只不过,曾经身为“半个”环保人的他,却也笑着调侃,给排水不是坑,是悬崖。
(ps:为什么说是半个呢?因为给排水专业相当一部分高校也会设置在土木工程学院下边。)
他更是在有学生咨询“报考环境类专业怎么样”的时候表示,不管环工还是环科,将来都不好就业,尤其是本科毕业。
此时此刻,正在上课的环境专业大专生:那我走?
当然,张老师的本意也不是在劝退大家学环境、干环保,只是针对咨询学生的困惑给出了一些自己对专业的见解。
今天,小编也坐下来和大家“唠五毛钱的嗑”。聊聊关于“环境专业到底是劝退还是劝学、干环保到底有没有前途”等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如果能对大家今后报考和明年择业有一定帮助,就再好不过了。
成文不易,如有同感,希望大家积极留言、讨论和转发。如有失偏颇或遗漏,也望畅所欲言。
待遇低、晋升窄、环境差、强度大
都在谈论环保好环保差,归根结底大家关注的还是,环境专业这碗饭,到底好不好吃?
现在大部分人依旧在吐槽“环境专业是‘天坑’”。但现实是,环境专业毕业生就业,其实并不困难。
现阶段的环保人才需求虽然比不上隔壁热火朝天的计算机、电商、带货直播等,但作为“技术型导向”的工种,打开招聘软件,设计院、检测公司、工程公司、环评单位、污水厂等等都可以供大家选择,环保类岗位还算应有尽有。
那么“坑”在哪里呢?答案是:待遇低、晋升窄、环境差、强度大......
01环境专业学历贬值,只读本科的出路不容乐观。
就小编个人对环保行业浅薄的认知来看,本科及以下环境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无非是五大类:搞设计、干工程、写环评、弄检测和卖设备。
给排水专业的学生,最开始都想去市政设计院和建筑设计院工作,对口且平台大。但是目前这类单位社招基本都是名校硕士起步,本科985、211的校招空间相对还比较大,而普通高校进去的难度就大了。
环境专业的学历也在不断贬值,且贬值速度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快。某位十年前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的水友和小编吐槽,那时候干了3年后工资5000,现在10年了工资也才7000不到。
02 现在的环保不是当年的环保,不过现在的环保人匹配的还是当年的工资。
2023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平均工资数据。在统计的19个大行业里,环保行业以68256元、44714元位列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倒数第三。
现在随手打开招聘软件一看,嚯,实验室专员4-6K(就是4K)、水处理工程师6-8K(就是6K),能明显感觉到,环保岗位薪资涨幅几乎多年“原地踏步”。
于是有环保人吐槽:现在的环保和以前的确实不一样了,不过现在的环保人匹配的还是当年的工资。二三线污水处理厂,普通职工月入基本薪资2500,清闲,管理人员3500多,累死。
以前注重末端治理,研究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现在注重源头治理、分区治理、节能低碳,又得重新学习,完了想升职加薪还不给批,说我太浮躁!
那环保行业有收入高人群吗?当然是有的。
在大型设计院年收入20W+的环保人也不少,不过这些人不是学历加持就是经验加持;在部分甲方环企干到管理层,收入也相对客观;在一些中小环保公司,如果能干好销售,提成这块也是“不设上限”,这是纯纯靠自己能力实现财富自由的。
03 环境专业毕业生,不一定要在环保行业就业。
看到以上一些对环保行业的观点,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开始动摇:环境专业毕业生,一定要干环保吗?
也不是。老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
那些没干环保的学生,都去哪工作了呢?典型人物就是张雪峰老师,他当时就是被调剂到给排水专业的,后来也没去环保/建筑单位,现在做了考研培训讲师,干得风生水起。
从往期一些文章评论区,小编能看到,那些一毕业就转行或者干了几年离开环保圈的,现在有的搞前端开发、有的搞室内设计、有的干起自媒体工作,也有的回乡养起了鸡鸭鱼猪。
最重要的是,敢在评论区秀出现状的“前环保人”,基本现在干得都挺不错的。
如果你胆子不大不敢闯、家底也不够殷实,那么“小跨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可以尝试和环境专业有学科交叉的行业,个人比较建议大家可以看看制药行业和新能源行业。
小编曾经问过几位跳出环保圈的水友:现在不干环保后悔吗,毕竟当初也花费了好几年时光?如果回到过去,你还会不会坚持选择环境专业?
他们大部分的表达是:如果有其他可能,为什么还要选环境专业?
说到这里了,小编也要申明一下,我可没有在劝退环境专业和唱衰环保行业,只是希望各位环保人都能选择一条适合自己未来长期发展的正确道路。
专科工资低晋升窄,但是专业技能过硬,到哪都能立刻上手;本科出路不易,但是择业机会还是很多,经验胜过学历比比皆是;硕博自带学历“光环”,入职起点很大程度可以胜人一筹。
考研“镀金” or 考公“上岸” or 原地躺平
说完环保行业了,我们回归一下,再聊聊环境专业。
有的学生就说了,我就是想干环保,想在国家的绿水青山留下自己的印记,其他工作我都不感兴趣。
好,很好,小编拍手叫好!国家环保有这样有志之士,实乃幸运!
环境专业主要的方向有三个,即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给水排水。大同小异的分支当然还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设计、资源与环境什么的,我们这次就不细分了。
你不考研,你选什么环境专业。
这句话小编可不敢说,这是张老师有一次在咨询直播中对一位“不想考研不想考博”的二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说的。
但是不可否认,话糙理不糙。与其他学科不同,环境专业是典型的“掐尖”专业。
想要求职高薪,要么工作多年,经验“掐尖”,要么考研考博,学历“掐尖”,别无他法。例如,你是某一本学校环境专业化学向的学科,考研后基本能去大厂研发部搏一搏,本科的话可能归宿就是化工厂。
有时候,就算是考研“镀金”了,工作仍然是个难题。因为学历头衔高了,很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漩涡。
一位多年前环境科学毕业的环保人坦言:读了环境科学难度大不大都得考研,本科就业是不建议的。到去年,我已经干了十年技术了,挣得勉强够花,不过今年转市场了,笑哭。
除了本专业考研外,你也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难度当然就更提档了。坦诚的说,如果你发现自己实在不喜欢环境专业,建议大一、大二趁早筹谋转专业,时间不等人呐。
吃不起选调的“苦头”,碰不到环保考公考编的机会。
“铁饭碗”在环保行业同样是人群选择的“上上策”。
如果你问,考研和考公考编哪个更好?要让小编回答的话,那必然是考公考编“上岸”。
只不过,国家对口的环境类公务员事业编单位可谓稀缺,也就是环境部、环境厅和环境局罢了。更令人心碎的是,这些国家单位可能很多年都不招人,招一次也基本就要1、2个。
甚至更有业内人士表示:环境专业考环保局毫无优势可言,它乐意招法学专业的也不要环境专业的,我们的心那是哇凉哇凉啊。
关于这一点真伪,小编还是蛮好奇的,有没有体制内外的朋友在评论区解答一下。
值得一说的是,想“吃上国家饭”也并非考公和考编,选调生可能更是那个上上策的“上上策”。
考公务员虽好,但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尤其是三不限岗位。而学校选调生表面看起来竞争也蛮激烈的,但实际上完全符合先决条件的也就那几个。
不过,鲜少提到它原因是也是客观存在。第一,它是从应届生身份群体选择的,第二,它是要先到基层去“吃苦”的。
环境专业“躺平”,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又到了第三趴,大家都看到这里了,上述言论如有不认同,还望各位水友轻喷!小编不是职业焦虑的制造者,只是职业现状的搬运工!
洋洋洒洒已经打下近4000字,说了这么多,提到了环保岗的困境,对比了环境专业的利弊,也说了跳出环保圈的出路......看似句句在劝退,实则字字求精进。
在环保行业的大市场下,归根结底看的是“技术大于学历”。学历高只能说你的起点比别人高,但不代表你的能力和上限一直会在他人之上。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张师傅(是一位有12年经验的水处理工程师)直言:本科毕业的话,找一家愿意培养应届生的环保公司稳扎稳打学个三年,出来后底薪起码也有8500,再过两年,至少1w+,这还不算额外项目提成。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理解了小编“环境专业躺平,未必不是一条‘出路’”这句话的意味。并非是“哦,我不干环保了”、“干活也3000,摸鱼也3000,就这样吧”、“新人进来工资都比我高,没意思”,这样的工作态度到哪个行业也都是没有出路的。
结语
每一个干环保的人都会劝你不要选这行,理由也基本雷同。
但是细细一看,环保公司还是这么多,环保项目也只增不减,环保人也还有很多坚守岗位。至于劝学还是劝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全凭自我选择了。
累吗?累的,工作三年月入2W的前提是,长期坚持凌晨起床画图。
赚吗?赚的,你可以去考通过率不到10%的环评师证,具体一点是2%。
惨吗?惨的,边干活边造假,工资涨的最慢,“背锅”速度第一。
闲吗?闲的,在一个运行良好的污水厂,甚至可以一边巡检一边打盹。
难吗?难的,排放标准加严格、环保督察突击、污水指标频繁“爆表”。
也不怪大家说,环境专业挺好的,所以我选择转行。
当初小编也是怀着“要把老家河流治理干净”的想法,选择了环境工程,现在想来还是天真了。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了,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想说的话。欢迎在底部留言区留言,我们共同交流。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