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若尔盖,好生态引来水鸟“安家”
发布时间:2023-09-04 16:29:35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尚玉 浏览次数:

若尔盖,旖旎多姿的风光,绿草如茵的原野,让人流连忘返。

花湖,藏语叫措恰扎,寓意为湖面五颜六色,犹如盛开在热尔大草原腹地的绚丽花朵。日前,记者来到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认识了这片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净土。

顺着保护区栈道往里走,两旁是一方方大小不一的海子,沿途两只黑颈鹤正悠闲地在湿地里觅食、休憩。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国际公认的珍稀濒危物种,被称为“鸟类大熊猫”。

花湖是黑颈鹤最为集中的繁衍栖息地,被誉为“中国黑颈鹤之乡”。每年3月,黑颈鹤便开始一年一度的迁徙之旅。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索郎夺尔基告诉记者:“它们来自云南的大山包和贵州的草海,飞越重重山岭,来到这里筑巢求偶,繁衍后代。”

“我们这里从来都不会投喂,因为若尔盖有足够的食物来供给黑颈鹤。”索郎夺尔基表示,投食有可能会让它们的野性退化。

黑颈鹤的种群数量与若尔盖湿地保护修复进程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为持续掌握保护区内黑颈鹤的种群现状,预测其种群的变化趋势以及深刻地了解影响种群变化的因素,进而更好地保护黑颈鹤及其湿地栖息地,2016年,保护区制定了若尔盖黑颈鹤长期监测方案,围绕保护区黑颈鹤重点活动区域的四条样线90个固定点位进行数量监测。

目前保护区内的黑颈鹤数量也正是利用这些监测手段推算而来。

“2016—2020年,设定点位的可视范围内分别记录(不计幼鹤)黑颈鹤368只、367只、260多只、247只和254只。根据结果与生境做密度分析,进而估算出目前若尔盖保护区的黑颈鹤数量约为1100只。同时,在可视范围内还记录到30余种2778只鸟类。”索郎夺尔基说。

除黑颈鹤的保护外,保护区内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如建立狼样线监测50条,记录到包括狼、藏狐、赤狐、黄喉貂、藏原羚、梅花鹿、中华鬣羚、岩羊、黑鹳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内的大量野生动物。

“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共有野生植物362种,脊椎动物237种,鸟类176种。”索郎夺尔基介绍道。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彩鹮等17种,二级保护动物46种。

若尔盖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白玉君介绍,曾出现生态侵占、湿地萎缩、流域草地沙化、畜牧超载等问题的花湖,在经过生态恢复、强化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后,水位提升了0.52米,水域面积扩大了435公顷,周边湿地沼泽恢复892公顷,水源涵养能力大幅提高。当地居民也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过程中,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索郎夺尔基表示,越来越多的水鸟选择在花湖“安家”,170只左右的大天鹅就选择在这里过冬。

如今,越来越多的爱鸟、观鸟游客来到若尔盖,感受“中国黑颈鹤之乡”的绝美风光,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