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高级官员因“碳达峰碳中和”落马,曾任财政部PPP中心主任
发布时间:2023-08-03 16:57:23 来源:网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环保圈、师知新说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党委常委、副司令员焦小平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与其他落马官员不同的是,焦小平的罪状包括一条全新罪名:干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施。

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

此外,焦小平还有另外两大罪状:一是支持特定关系人开发秦岭地区小水电,破坏秦岭生态;二是加剧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制造金融安全隐患。


图片

# PART.01

曾是环保、金融领域专家大咖

被查前还在研究碳达峰工作

翻开焦小平的履历可以发现,焦小平是环保和金融领域的专家,属于学者型领导。

但讽刺的是,在焦小平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却有多项与环保、金融相关。

1989年起,焦小平先后在财政部预算司、国家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世界银行司、办公厅、国际司等司局工作,后任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等职。

图片


任职期间,焦小平编写编译了《PPP财政承诺管理》《新兴市场PPP指南》《PPP物有所值研究》等书。可以说,焦小平对中国PPP模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焦小平对碳市场交易机制、低碳经济也颇有研究。曾编译出版了《碳博弈-国际竞争力与美国气候政策》、《未来低碳技术》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规则》等一批著作。

2022年6月24日,焦小平调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中国新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没想到,履新刚8个月,56岁的焦小平任上落马。突然,非常地突然,或许连焦小平自己都觉得很突然。

因为直到被查的前4天,他还在公开出席活动。据《兵团日报》消息,2月1日,焦小平出席了2023年第2次兵团行政常务会议。

更讽刺的来了,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有研究做好兵团碳达峰工作


图片

# PART.02

直接主导中国PPP建设方向

被查后PPP项目管理库长期关闭

今年2月份,小平被曝违纪违法后不久,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网站内PPP项目管理库便一直处于维护状态

几乎同时发生的两件事情,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再思考。

图片


2015年被称作PPP元年,全国尚处试水阶段,彼时的PPP完全不同于后一阶段的火热,市场反应非常冷淡。

非但政府部门自信不足,大部分企业对PPP也不够了解。焦小平作为中国PPP建设者之一,开始逐渐走进国内各企业家的视野中。

据悉,焦小平曾先后出席环保行业内多个会议,并发表演讲,令大批民营环保企业打消顾虑。

  • 他说,“PPP改革就是要让民营企业真正进来。”
  • 他说,“希望民企通过市场重组壮大,尽快形成自己的优势与国企竞争。”

  • 他说,“PPP既不偏袒国企,也不偏袒民企,公平竞争。”


在某种程度上,焦小平的话使得众多民营环保企业充满信心,在随后的2016-2017年,纷纷摩拳擦掌进军PPP。

但事与愿违,由于PPP项目融资需求大、项目期限久、利益关系杂、建设运营难等原因,导致环保企业在应用PPP模式下面临着诸多难题。

此外,随着PPP的逐渐广泛应用,我国政府对PPP的管理也愈加严格和规范。政策的不断出台也表明了政府在一步步规范PPP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在财政支出比例上设置了更多天花板,加强对其生命周期的管理,使得PPP模式下的环保企业开始困难重重,有的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走出来。

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下滑使得许多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环保行业受到“去杠杆”政策的影响,更是进入寒冬,一批以东方园林为首的环保企业出现了财务危机。

其中,作为在2014年抓住机遇,利用PPP模式成功跨行环保行业的“中国园林第一股”东方园林更是在2018年遭遇“发债遇冷”的财务危机事件,并在2019年触发技术性违约,后又因裁员、欠薪事件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最终,为走出企业经营困境,公司董事长何巧女先后于2018年12月,2019年8月两次向北京市朝阳国资委转让股权,并让出了东方园林的实控权。

为环保行业应用PPP模式的龙头企业,东方园林曾经的狂飙突进到如今的火山汤海,它的状况也代表了环保行业发展所面临的艰难险阻。

以东方园林这样极具代表性的环保企业为例去研究环保行业PPP模式下所面临的风险,除了能为环保行业其他企业应用PPP模式以及环保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撑外,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图片

# PART.03

45个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因素

社会资本方承担67%,甚至100%

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只有识别出了影响项目投资收益的关键风险因素,才能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根据实际投产的污水厂运营管理经验,影响污水处理PPP项目投资收益的风险因素大概可分为45项。其中,

  • 社会资本方所需独自承担的风险因素共21项,约占到总共的47%;
  • 政府方面所需独自承担的风险因素为15项,约占到总共的33%;

  • 除此之外,另有9项风险因素需要社会资本方与政府方共同承担,这也就意味着,社会资本方需要承担的风险因素共有30项,约占总共的67%。


1、高风险因素

高风险因素共有15项,即是对项目投资收益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风险因素,这类风险需要时刻密切关注。

补贴或优惠政策,政府对项目能否提供补贴机制或优惠政策,是否提供环保专项资金补助等。

政府信用,政府对社会资本的承诺是否可信,是否能按特许协议履行有关职责和义务,保障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

PPP政策法规的调整,主要指国家在PPP项目上的政策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项目所在区域内有污水处理需求的企业数量、开工量及其变化等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的因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PPP项目的特殊性,市场需求风险应在社会资本和政府部门之间形成合理的共担和补偿机制。

建设成本,因设计要求变化、政府干预、合同变更、管理不当等多种原因导致建设施工的成本大幅增加。

管网配套不足,污水处理厂外围引水、出水的管网建设不足,导致增加额外的建设成本以满足水厂运营需要。

工程质量,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工程质量标准未达到交付要求,项目处理标准未符合要求。

运营成本超支,在运营过程中的各项人、财、物的费用大幅超出预算计划。

维护成本过高,项目设备的维修和更新费用过高。

价格水平及调价机制,价格水平是否符合一般市场规律,同时根据市场变化,是否有合理的价格调整机制并能贯彻执行。

最低水量保证,根据合同约定条款,对于运营方最低水量及最低收费的保障条款是否能有效执行。

使用者支付能力,对污水处理服务的使用者,是否有足够的付费能力以及付费的及时性。

资本结构合理性,社会资本在项目中的股权出资和债务出资比例是否合理。

融资成本过高,社会资本没有良好的融资能力,导致融资成本过高。

风险分担不合理,对各类风险的分配不合理。

2、一般风险因素

一般风险因素共有21项,即是对项目最终收益有较为重要影响的风险因素,需要项目管理者定时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监控。

政府或规划不稳定,由于政府换届、干部调任等原因导致项目延续性中断,或区域规划调整导致项目出现变更。

政府决策,项目的决策流程是否繁琐,决策时间是否冗长。

项目获准,项目是否能及时得到政府各个部门的批准,以节省项目前期费用和时间。

土地征用,项目在前期过程中能否获得土地征用文件,是否完成拆迁,符合进场条件,在运营过程能否及时办理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证等。

政府担保,政府能否为本项目的对外融资提供财政承诺担保,是否愿意出具相应的文件。

税务法规变化,主要指国家税务政策变化导致各项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或企业税收负担加重。

利率变动,由于利率波动,特别是利率上升导致贷款成本提高,从而影响项目收益。

通货膨胀,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使材料、工资上升,导致建设、运营成本提高,或项目收入隐形减少。

项目唯一性,项目所在区域内现有或是否规划有其他污水处理厂设施,如有其他同业竞争者,则可能引起价格竞争,影响项目收益。

环保问题,项目是否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是否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应急举措。

技术可靠性,设计中对于污水处理设备、设施的技术要求是否已经成熟,并能确保运营中的可靠和稳定。

技术的适用性,是否符合项目的运营管理和处理标准方面的要求。

技术的经济性,是否能有效降低施工和运营成本。

施工安全,出现安全事故或存在安全隐患。

合同变更,事先对合同条款约定不清,在施工过程中变更合同条款,导致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组织管理能力,项目运营团队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能力,是否能保证出水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转效率等。

使用者排水指标,如若使用者排水超标会导致后端处理困难或最终出水不达标,增加项目设备处理压力和运营成本。

特许经营期变更,在运营过程中,特许经营期是否会因政策或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或提前中断。

融资条件变化,指在与银行、基金等进行贷款的过程中,银行、基金提出了的融资条件发生显著变化,难以满足,导致收贷等情况发生。

缺乏PPP合作经验各参与方缺乏PPP项目合作经验,导致运作困难。

收益分配不合理,对收益的分配不合理。

3、低风险因素

低风险因素共有9项,即是对项目最终收益影响较小的风险因素,需要项目管理者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行业法规变化,主要指水务、环保等行业政策法规的变化。

公众反对,项目所在区域周边的居民对项目的态度。

水文地质条件,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是否适合建设污水处理厂,是否会增加建设成本,给排水条件是否合适。

不可抗力,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各方都无法预测、无法避免的,且发生后对项目造成较大损失的风险。

技术先进性,是否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手段,以使建设施工更加合理科学,并控制成本。

建设工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未能达到交付运营要求。

分包商违约,项目施工过程中,分承包商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或服务质量未达到约定要求。

服务质量不满足要求,污水出水质量不符合环保要求,导致发生水污染事件,对周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

各类纠纷及侵权事件,参与各方、公众、员工在项目建设、运营中产生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能否得到妥善处理。

结语

作为长期归口管理PPP和清洁能源基金的“一把手”,我想没人比焦小平更懂“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了

那么,焦小平又为何要“干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施”,又是如何干扰的?

一切谜题的答案,只能期待后续的官方披露。关注环保水圈,我们一起揭秘

来源:网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环保圈、师知新说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