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方案 争取资金 制度创新 合肥庐阳区建立水环境管理机制
发布时间:2023-06-06 11:09:29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美茹 浏览次数: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以“三有”为抓手,建立“找准症结、主动作为”的水环境管理机制,持续提升辖区地表水环境质量。

一是有方案。编制《合肥市庐阳区“十四五”水环境质量稳定提升方案》,科学分析污染源头,精准治理;发布《庐阳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巡查制度》《关于开展庐阳区2023 年度南淝河流域汛期污染强度控制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的通知》,成立工作专班,以“轻重缓急,长制久清”为准则,统筹汛期水环境监管工作,持续改善饮用水水环境质量。今年以来,发现问题已全部制定专项方案、高效推进整改。

二是有资金。积极争取各级资金保障,谋划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围绕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入库河流污染拦截与水质净化、水源地监控能力建设、水源地应急防护工程等内容,投资约4800万元,目前已通过省级评审,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改善董大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地表水生态补偿资金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整合雨污混接整改、排口整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各类水环境治理项目,真抓实干,使得整治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庐阳区共获得地表水生态补偿资金1450万元,位列13个县市区第二;今年1月—4月,南淝河、四里河、板桥河5个考断面水质均值均达标,其中4个达到优良标准(Ⅲ类及以上)。

三是有创新。出台首个《关于明确南淝河流域水环境整治职责分工的通知》,进一步明晰各单位职责。河流断面污染点多面广,涵盖镇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工业污染等多方面,涉及的生态环保、住建、水务、农林、城管等部门缺一不可,必须相互协作,综合施策,变“九龙治水”为“统一作战”。同时,首创区环保例会制度,拍摄水环境问题警示片,专项调度,直指流域水环境“重症病灶”,不遮不掩、铁腕治污,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多元参与、良性循环的水环境治理体系。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