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与乡村基层干部聊天(三十)—— 仅靠投钱,振兴不了乡村!
发布时间:2023-03-02 10:32:0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去年底,乡建院同某地签了一个合同,为当地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提供系统性方案并协助落地实施。新年开工后,传来消息说该区申请的专项债没有获批,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没钱了,相关领导问询乡建院,合作是不是缓一缓。乡建院的意见是如果政府投小钱也能振兴乡村,乡村振兴才有大希望。乡村振兴,关键要发动群众自主干,调动社会力量协作干,用改革激活沉默的资源资产,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巧干。

现在的乡村振兴,进入到了一个大误区,认为乡村振兴就是砸钱,砸钱越多越好。但放眼世界范围内的新乡村建设,世界上公认是韩国做的好。十几年前,中国无数干部组团去韩国学习过,韩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搞新乡村建设运动时,政府就补贴点钢筋水泥等,政府投入乡村建设的钱,少得可怜!

为什么韩国政府投入乡村建设的钱少,反而做得好呢?回答是:因为农村并不差钱。

农村的地是不是钱?农村的房是不是钱?农村的山水林草湖沙风光热是不是钱?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不是钱?农民的存款是不是钱?农民的劳动力是不是钱?都是钱,但却是“死钱”。农村有多少“死钱”呢?粗算不少于800万亿元人民币!能把800万亿从“死钱”变“活钱”,乡村振兴就不成问题,内需和内循环就不是问题了。

但如何把农村800万亿从“死钱”变“活钱”?一靠农民自己,二靠市场力量。

激活农村800万亿,为什么一定要靠农民自己呢?因为这笔“死钱”是农民自己的,也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如果成了别人的事情,乡村振兴就会演化为一场腥风血雨的打劫运动。激活农村800万亿,为什么一定要靠市场呢?因为只有市场能将这笔沉睡的资源资产变成活钱活资本。所以乡村振兴,一要培育农民及其村社组织的主体性,由农民及其组织自主干乡村振兴;二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让市场能在配置乡村资源资产中起基础性作用。

乡建院创建的“一社N部”村社联合社体系,就是把人、钱、地、房、需求、供给、产业链等组织起来,提高三农组织化水平,增强农民及其组织的自主性,激活内在生长动力,农民及村社组织才有能力自主并持续不断地进行乡村振兴。

乡建院以村社内置合作金融为支撑的农村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等创新,就是让农村死资源资产变活钱。乡建院协助乡镇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产权标准化、交易规则标准化、交易程序标准化、收益分配标准化、违约处置标准化等,在此基础上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就是把死资源资产变成活钱、活资产。

如果农民能自主进行乡村振兴了,农村的死资源资产能变活钱活资本了,政府再给点小激励,就叫以小的增量投入激活巨大的沉默资源资产,这就是韩国的乡村振兴模式。

如果农民没有自主性,800万亿元的死资源资产不能变活钱活资本,政府当年投10万亿元,农民死资源资产第二年就变成了810万亿元了,这有意义吗?没有正面意义,只有反面意义。财政会负债累累,银行会遍体鳞伤,企业合哀鸿遍野,农民会冷眼旁观!

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咱乡村基层干部不干是不行的,怎么干呢?要好好想一想。要静下心来,探索四两拨千斤的乡村振兴之法。不要用钱砸乡村,会大伤元气的。最终,债务还得乡村背,债是要还的!

本文为《与乡村基层干部聊天》第三十篇。欢迎转发文章,但请尊重版权,转发时注明作者姓名及内容出处,如发现私自篡改及盗用相关内容,将保留追责权利,感谢大家的支持理解与转发,也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李昌平##农村##农民##“一社N部”村社联合社体系##农业##村社内置合作金融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改革创新怎么才能大发展##农民组织##乡村振兴有个乡建院#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