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工人的真实经历:如果时间倒流,你还会选择干环保吗?
发布时间:2022-11-01 17:25:1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上周,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报名终于结束了,不知道有多少水友关注这个。

或许是卷的都麻木了,以前能上热搜的话题现在连个水花都砸不出来。

小编最近就聊了一位报考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水友,话里话外尽是迷茫:大学学了四年,可为什么感觉看不到出路呢。

考研似乎不是为了深造,更像是为了逃避。

其实小编也经历过类似的时期,所以今天就和水友们聊聊环境工程,不谈技术,只谈生活。

也期待有同感的水友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


1

关于选择

为什么选择环保?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因为热爱。

那年夏天,我看着电脑上满屏的热门专业,坚定地选择了环境工程。

虽然无法记清楚每个细节,但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未来产业。计算机行业都是泡沫!”等话语依然让我记忆犹新。

我深信自己的未来就是要保护环境。

所以总会莫名担忧全球气候变暖,在学校家里节约用水,买东西不要塑料袋……

当时是真的希望环境变好,看着大街上到处扔的垃圾会觉得焦虑,看着农村遍地污染的河流会觉得痛心。

什么前途不“钱途”的,我要为自然保驾护航!

我妈辛辛苦苦翻了一晚上的志愿填报资料,被我气得差点心肌梗塞,后来逢人就这么介绍她家孩子:“我儿子啊,学的环工,扫大街捡垃圾的!”

嗯,环境工程简称环工,扩称环卫工人,真是亲妈!


2

关于学业

校园生活好,大学毕业难。

刚入学时院长在大会上吹嘘,我们的行业是朝阳产业,祖国的未来需要你,你们就业不用愁!

说的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小屁孩集体高潮,似乎白色的明天就在等着我们。

到了正式上课,任课老师又在讲课时忽悠,去设计院和研究所不如去水厂当厂长,我们有志之士就要从基层干起,一点一点做好本职工作,最后当上厂长。

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

曾经的少年在憧憬着未来,现实是毕业生找工作一地鸡毛。

我们专业经常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一位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抱怨:”这专业钱少事多人还累,根本没前途!“

结果被一位路过的环境学院领导听到而遭训斥。

这个毕业生辩解说:“我根本没说是哪个专业,你怎么可以随便训我呢?”

“少骗人了”领导咆哮道,“我在这里教了十多年了,哪一个专业没前途我会不知道吗?”

听起来是笑话,可难免带着几分真实。

环境专业,当你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没有感觉,当你毕业出来找工作的时候才知道是“天坑”。

大学四年,必修课就不说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之类;大二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热化学…让我一度以为我是化学专业的。

直到出来以后才发现,环境工程,什么都要会,结果什么都不会。

拼不过化学的,搞不过生物的;在学校,学的辛苦,出了学校,啥竞争力都没有。

找工作,想做化工环保,可是化工专业学生比你有优势;想去污水处理厂,人家找环境工程还不如找给排水专业呢。

刚出来的时候不懂工艺。可是不懂工艺,环保就做不好,连产污节点都把握不准,还谈什么环保?!

所以大学毕业找工作那几天,我们宿舍都是早上雄心满满的出门,晚上再回来一起抱头痛哭。

兜兜转转,曾经那个立志拯救环境的少年,也慢慢被现实磨灭了热情。

现在毕业出来几年了,从事了互联网行业,虽然没有涉足一线,不过依然与环保有关,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所以,作为过来人,在这里劝告大家,如果你现在还在读这个专业,强烈建议把某门学科学到精深,比如化工,或者给排水。

 

3

关于行业

前段时间,大学同学聚会。

大半夜的,几个人在烧烤摊上一边狂吃,一边感叹环保行业的割裂。

一方面是环境治理需求任重而道远,国家政策频发,投入了大量的金钱;

另一方面,是环保企业商业模式难建立,低价恶意竞争、重视商务、忽略技术研发和服务质量……

再加上央企、国企巨头不断入场,短短几年,26省区已有31家省级环保平台,导致民营企业经营愈发困难,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

反映到就业市场,就是大部分环保人薪资待遇不高,长期位列“生化环材”四大劝退专业之一。

可是能怎么办呢,几个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

曾经我们有梦,关于学业,关于爱情,关于保护环境的热情;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4

关于就业

扯远了。

吐槽了那么多,环保行业就业真的很难吗?也不尽然。 

虽然刚开始工资低,但是选择多啊,有给排水、固废、监测、环评、噪声、土壤生态修复、以及风口上的碳中和方向等。

给排水处理:传统水处理领域,技术最成熟,主要包括供水安全保障、智慧水务、市政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雨水排涝与海绵城市、地下排水管网改造等;

固废污染治理:包括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环卫运营、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以及各类资源的再生利用等,该领域这几年越来越火热,可能与垃圾围城、填埋场容量限制、以及国家大力整治人居环境的政策有关固废领域的优秀企业非常多,比如光大环境、格林美、三峰环境,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也较好。

环境监测:包括水、泥、气、声、土等各种第三方检测和监测服务,市场相对混乱,主要依靠实验平台和检测仪器等硬件条件,“软件”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但个人认为,作为环保行业唯一“产品化”的细分方向,环境监测还是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而其它方向主要是“项目化”,发展相对受限。

环评方向:不同地区之间政策差别较大,环评单位大多也是在本地或本省开展项目,作为项目前置审批条件,受政策影响较大,发展不确定性也较高。

噪声控制:方向相对小众,目前该领域从事的企业也不多,但随着2021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接下来会迎来一次行业的快速发展期。

土壤与生态修复:包括场地调查、评估、修复、治理等,业务类型涵盖土壤、地下水、河道水生态、矿山环境等,目前,该领域市场也和固废一样,比较火热,项目也越来越多。

碳中和方向:处于风口浪尖。目前,很多城市已经陆续启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的编制服务采购招标;住建部刚刚批准发布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也将建筑碳排放计算作为强制要求;政府的财政资金也会给予充分支持,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同学可进行深入研究思考,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选择方向。

除了这些,就业单位的选择也不少。除了考公、考编外,其他还包括:

(1)建设管理单位:比如城投集团、水务集团、排水公司、水质检测中心、运营单位(污水厂、自来水厂等)等,这一方向,给排水专业更容易;

(2)设计院:包括建筑院、市政院、规划院、还有一些工业设计院、民营设计院等,这两年随着房地产行情下行,作为配套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受影响较大,长远看来,也不是一个好的就业方向了。设计院对于给排水和环境工程专业要求区别不大,工作之后基本差不多;

(3)环保企业:相对建设单位、设计院,环保企业的数量应该是最多的,包括工程公司、设备厂家、第三方服务等,基本覆盖了各个职业方向,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方向求职,尽量选择拥有核心技术或核心设备产品的企业,未来薪资待遇和发展会更好一些;

(4)环评单位:每个城市大大小小的环评企业少则几十家,多则上百家,做环评和设计院做工程项目工作性质差不多,主要就是报告编制、修改、汇报、修改、修改、汇报、修改、定稿,总体来看,女生做环评的更多一些。

至于具体待遇,还是留给评论区的各位水友们分享吧。


最后,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愿环保人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敬爱的环保人

如果时光倒流,你还会选择干环保吗?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