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试剂干扰COD监测,重庆通报一起投加“COD去除剂”案!
发布时间:2022-05-17 16:00:33 来源:环保工程师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近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2年第四批共10个典型案例,主要涉及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未保证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等4个方面的涉水污染案例。


浙江重庆巨科环保逃避监管排放水污染案


2021年4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接违法线索移交,对重庆巨科环保有限公司现场检查。该公司环评要求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MBR膜生物处理工艺,但现场发现该公司未经生态环境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污水处理设施的膜生物反应器,并自行增加设置COD氨氮降解槽。




监测人员对该公司排放废水进行采样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外排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未达标排放,但COD氨氮降解槽处所采水样含有大量氯酸根离子。经执法人员进一步调查取证,该公司承认拆除了MBR膜生物处理工艺,通过添加含氯离子的化学试剂干扰化学需氧量的监测结果,使测定结果偏低,从而实现在线监测数据显示正常。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依法对该公司处罚款24万元。(来源:重庆生态环境、重庆法制报)


什么是COD去除剂?


COD去除剂污水处理行内也叫屏蔽剂、掩蔽剂,其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是氯的高氧化物,主要成分是氯酸钠NaClO3,属于一种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通常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状晶体。


在常温下,氯酸钠不会与COD发生反应,只有在测量COD时,酸性条件下高温消解时才起到了氧化COD的作用。COD去除剂的目的作用是干扰COD的测量,屏蔽COD而已,水中真正的COD并没有被去除。


使用COD去除剂涉嫌什么违法?


2020年5月,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和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现场调查发现陕西环保集团水环境(神木)有限公司运营的神木市污水处理厂使用一种“COD去除剂”处理污水。生态环境部对该去除剂进行模拟实验,分析研究组分及COD去除功效;组织相关行业专家论证,并咨询法律专家,综合得出:“COD去除剂”主要组分为氯酸钠,该物质并不能真正去除水中的COD,只是掩蔽了COD的测定过程,使得COD的测定结果偏低,该污水处理厂使用该物质处理污水,应认定为“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



揭秘|亚洲最大的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北京槐房再生水厂!

来源 :环保工程师


近日,北京市公布了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名单,亚洲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厂——槐房再生水厂入选了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名单。

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是亚洲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厂,占地面积约31公顷,日处理规模为60万立方米。水厂主要处理北京市西南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主要出水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IV类水体标准!


1、槐房再生水厂总体布局


槐房再生水厂有三个分区:厂前区及部分生产区(厂区中东部地上部分)、地下水处理区(厂区中、南部地下部分)、污泥处理区和部分水处理区及生产附属区(厂区北部地上部分)。


水厂平面图

厂区北部地上部分,按功能又可分为水处理区及污泥处理区。

水处理区位于北部地上部分的西侧,主要布置有臭氧系统(包括臭氧制备间、氧气制备车间及液氧储罐)、甲醇加药系统(包括甲醇加药间、甲醇储罐区,泡沫消防泵房及加压水泵房),总变电室、次氯酸钠加药间及储罐棚(包括次氯酸钠、PAC及柠戾酸储罐),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鼓风机房。

污泥处理区位于北部地上部分的东侧,主要布置有储气柜、储泥池、污泥浓缩预脱水机房、热水解及热交换车间、污泥消化池、污泥板框脱水机房、沼气锅炉房,厌氧氨氧化系统、沼气脱硫系统、废气燃烧装置等。

厂区中、南部地下部分为水处理区,分为地下两层局部三层布置。

地下一层主要为工艺设备操作检修平台及附属生产区,主要包括生物除臭设备,配电室等,在地下一层有贯穿整个地下空间的车行道,并且分别在东、西设立2个出入口,以满足设备维修、安装、消防及栅渣外运的需求。

地下二层及局部的地下三层,主要布置各生产构筑物及管廊。地下区布置的处理构筑物主要有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沉池、膜格栅、MBR生物池。

厂区中东部分为厂前区及部分生产区,主要建筑物为综合楼(下部为清水池),机修间、仓库、热泵机房及车库(下部为配水泵房),紫外消毒车间及臭氧接触池。

2、设计水质及工艺流程


1、设计水质


项目
进水水质
出水水质
生化需氧量 BOD5/mg/L
300
≤6
化学需氧量 COD/mg/L
500
≤30
总悬浮物SS/mg/L
400
≤5
总氮TN/mg/L
70
≤15
氨氮/mg/L
45
≤1.5(2.5)
总磷TP/mg/L
7.5
≤0.3
粪大肠菌群/MPN/L

1000
色度/倍

15

2、工艺流程

1、污水处理:预处理—MBR—臭氧—紫外

污水进入厂区首先经两道粗格栅,初步去除较大漂浮物;

然后进入进水泵房,污水经提升后进入到细格栅,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丝状、带状漂浮物;

然后进入曝气沉砂池,将污水中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

再经初沉池,去除部分悬浮物后进入膜格栅进一步去除纤维类杂质,而后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完成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

槐房地下再生水厂MBR区域——地面的盖板下就是膜池

为确保再生水出水总磷及总氮达标,在生物池投加除磷药剂进行化学辅助除磷,同时设置外碳源投加系统。

MBR出水进入臭氧接触池,投加臭氧进行脱色,然后进入紫外消毒渠消毒;紫外消毒后出水可排至小龙河或进入清水池。

进入清水池前后均可投加次氯酸钠溶液抑制细菌滋生并保证再生水输送的余氯要求,再生水通过配水泵房输送至再生水管网。

2、污泥处理:预脱水—热水解—厌氧消化—深度脱水

对于脱水滤液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进行处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流程。同时,槐房再生水厂的污泥处理区还可以承接部分外来污泥进行处理。

剩余污泥经过浓缩机浓缩后,与经过除砂的初沉污泥混合,利用预脱水机脱水,并与外厂输送的脱水污泥混合后进入热水解系统。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

热水解处理后的出泥调整到合适的含水率和温度后,进入污泥消化池进行厌氧消化。消化后的污泥进入压滤脱水机房深度脱水,出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

最终处置阶段根据污泥处理后的性质,主要进行土地利用,同时可以满足应急填埋。

3、人工湿地


槐房再生水厂处理过的水经过地表人工湿地的净化,这些水将通过专门的管线补给下游的小龙河。



河流两侧形成的河漫滩生境,群落为陆生草本到水生植被的典型的湿地植物序列。

筛选得出主要的水生植物有:芦苇、菖蒲、荷花、千屈菜、水生鸢尾、水葱、旱伞草、慈姑、莎草、芡实、荇菜、水葱、茭白、野菱等。有利于对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是水鸟、两栖类动物和鱼类重要的觅食地和迁徙廊道。



溪流自然驳岸两侧,群落植被茂盛,层次丰富,形成陆生乔木到湿生草本的结构序列。是水鸟和鱼类的采食地。

所设计的生态岸线,生境边界形式丰富,食物链完善。通过增加岸线的有机变化,丰富生境结构;通过提供多种生境,建立生物多样性。(来源:给水排水、E20水网固废网、北排集团等)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