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谷丨中国环境产业里的“清华系”创业帮
发布时间:2021-11-29 10:33:17 来源: E20水网固废网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目录


01 中国环境产业里的“清华系”创业帮

02 第一代创业者

03 第二代创业者

04 清华毕业的环境产业创业者变少了?

05 校友魅力

06 新生代上路


中国的环境产业里,大约只有出自清华大学的创业者群体能够称得上“系”或“帮”。


六年前,《南方周末》一篇报道《万亿产业里的中坚力量,还是中间力量?环保圈里有个“清华系”》里说:水务行业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公司里,六成的公司都有清华校友担任公司董事长、总裁或是总经理等高管职位,“规模大到能称为清华系”。


具体到创业者群体,从环境产业诞生之初,一直到现在,群星闪耀中有不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佼佼者。


清华大学的环境专业有清华的工科“蓝血”。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设立市政工程系,1952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设给水及下水工程专业(后称给水排水专业),1977年,清华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1984年成立环境工程系,1988年被评为我国唯一的环境工程重点学科,2011年成立环境学院。


另外也有一批毕业于清华大学其他院系的环境产业创业者。


除了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创业者,还有来清华大学补课的创业者,他们一般读的是管理方面学位。更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以来,清华大学在能源与环保、先进制造、电子与信息三个领域招收工程博士研究生。2018年升级为面向国家重点行业、地区、创新型企业的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


工程博士项目堪称“吸星大法”,一批环境领域的知名创业者投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怀抱,他们有原来的清华校友,也有非校友。


第一代创业者



过去的三十来年,是中国环境产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顺势而起的创业者中,出现了很多贴着名校标签的大佬。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开始创业的那批人,他们是一个产业的开启者,也经历过了市场的沉浮变迁与时代的洗礼。“清华系”是其中备受瞩目的力量。


当时环保行业内有所谓四大公司:桑德、晓清、金源、紫光(现在叫浦华)。


这四大公司同样出身(创始人都曾求学于清华大学环境系),同样的创业思路,同样都是做工业废水项目起步,并紧紧抓住了市政污水、BOT模式赐予的良机,成为民营环境企业表率、创业者标杆,一时引领风骚。


桑德成立于1993年,创始人文一波【相关链接:历史转折中的桑德和文一波】;晓清成立于1989年,创始人韩小清;金源原名华晖,成立于1992年,由许国栋带着一批学生创立,1994年引入金州作为股东,2001年公司重组,引入北京建工集团,成立建工金源;紫光环保的开创者是李星文,早在1988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环境工程部就已经成立,随后发展成为清华紫光环保有限公司,到了2004年更名为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除了这清华四杰,其实同一时期的创业者还有立昇企业陈良刚、金达莱廖志民、新大禹麦建波、新之地夏志祥、环能德美(现中建环能)倪明亮、朗坤陈建湘。只不过他们创立的企业都在北京之外的地方,早期业务也以产品设备为主,不被认为是行业第一梯队,但其实也非常优秀。


陈良刚1979年高考时是湖北麻城状元,考入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燃气轮机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武汉一家知名国企。1988年,海南建省,陈良刚南下海南,加入另一家国企,三年后离开国企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从摆地摊开始。1992年,他创立立昇公司,研发超滤膜技术为酒、饮料、水处理提供过滤设备,产品广泛引用食品、饮料工业,1997年进军民用市场,将工业水处理的技术升级后,广泛应用至家用净水中。


若从商人的角度观察,陈良刚是少见的,特别自我的商人。他是海南岛出了名的“不碰资本市场、不贷款”的人。立昇曾有上创业板的机会,他放弃了,认为创业初期资本会左右企业的发展,而他更需要自己选择的自由。


金达莱廖志民和许国栋是本科同窗,他所创立的金达莱和许国栋的金源一样,当时在行业里有很好的口碑,“能把污水处理厂建设得与国外一个水平”,也非常注重细节。初期起步时在深圳、东莞做电镀废水,几种电镀废水,十几条管道布置得井井有条;车间都是用地板漆刷,一尘不染——地板漆在那时候还是非常罕见的。后来联合国维和部队都采购了金达莱的设备。


这一代创业者中除了陈建湘出生于1970年外,都出生于六十年代。除了陈良刚和环能德美倪明亮非环境专业外,其余十人都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系。而且第一代创业者除了陈建湘外,瞄准的领域都是水处理。


abef8f1ac88a88eb97fd25d43e92d76f.png


第二代创业者



根据绿谷搜集到的数据,这一代创业者人数上略多于上一代创业者,有19位,基本上出生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创业的年代大都在2010年之后,有相当一部分是工程博士。


从年龄上看比较特殊的是1990年出生的陈家轲,算是环境领域极为年轻的清华创业者。


这一时期清华大学毕业而在环境领域创业的,只有极少数人是环境学院科班出身。19位创业者去掉13位工程博士或EMBA(指仅工程博士或EMBA阶段求学于清华的创业者),剩余6位:马黎阳、张宁迁、赛世杰、陈家轲等六位是本科或硕士阶段即就读于清华大学。但环境学院毕业的仅张天鹏和赛世杰。


鑫联环保马黎阳本科毕业于汽车工程专业,同时获得了管理方面的学位,创业前的工作经历都是在联想、神州数码等科技企业。鑫联环保一直专注于对钢铁、有色、电镀、化工、制造等行业所产生的含重金属的烟尘灰、冶炼渣、湿法泥等涉重固危废进行资源化清洁利用。


普氏生态张宁迁、清控环保陈家轲本科、研究生阶段分别是化学和材料专业,也是比较少见的毕业没多久就开始走上创业之路的清华学子。


普氏生态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水质净化提升领域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与工程实施,在磁分离净化、设备集成、移动应急处理站等方面获得一百多项国家专利授权受理。


清控环保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水污染物深度去除的企业,其联合清华大学与江南大学共同研发了“无碳源高效除总氮技术”。在2019年(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上,创始人陈家轲介绍了这项技术的优势。创业之初,基于实际情况,陈家轲决定去做一些细分的市场,深耕对单个特定污染物深度去除药剂的研发,主要是围绕重金属、废气、氮、磷等不同的污染物,打造特定药剂产品,在行业内占据一席之地。


这一代“清华系”环境产业创业者中,工程博士、EMBA占了很大比重,他们在进入清华之前已经创业,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工程博士如开创环保包进锋、清研环境刘淑杰、博汇特潘建通、中源创能阎中等;EMBA有美能环保王丽莉、时远科技程发斌、金控数据杨斌等。


刘淑杰2014年创立清研环境,公司核心技术RPIR技术是针对有机污水处理相关问题等研究出的集生化反应、沉淀出水一体的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清研环境主营RPIR工艺包、水处理运营服务、水处理工程服务三大业务板块。


程发彬曾任职碧水源,后联合创建时远科技,以自主研发的纳米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膜技术的研发、膜材料、膜产品的制造以及水净化系统的膜工艺设计及集成应用。2020年,时远科技成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世界500 强企业)旗下国家电投集团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膜技术及膜材料制造领域唯一战略投资企业。


博汇特由潘建通等创立于2009年,在2020(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上,潘建通向行业分享:针对市政污水提质增效的排水需求,博汇特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核心BioDopp生化工艺和BioC-1M(拜尔稀)复合碳源的有机结合可成为经济高效的综合解决方案之一。


美能环保则以膜技术(MBR、 UF)和磁技术为核心解决手段,承包各种水处理工程,包括各种市政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饮用水净化处理,水的深度净化处理,家用净水,景观水净化处理工程等。


金控数据于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注册成立,在发展壮大的13年间,从自动化到信息化,再到智慧化,见证了我国智慧水务技术的迭代与发展。


目前看,第二代“清华系”创业者依然是在水领域较为集中,但也有鑫联环保、中源创能等固废处理企业。


中源创能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域,是一家集研发、建设、投资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及AAA级信用企业等,是“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依托单位。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