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M NAMA对于垃圾综合管理的几个观点
发布时间:2021-09-14 16:20:26 来源: GIZ废弃物与循环经济国际合作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IWM NAMA项目于2021年8月10日发表文章《欧洲废弃物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综述及更新》,受到了行业同仁的关注,在此对大家讨论比较热烈的几个观点进行说明:

01

垃圾焚烧是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不能利用的废弃物进入焚烧体系实现能源回收是国际认可及通用的技术手段;从温室气体减排的角度,混合生活垃圾从填埋转向焚烧贡献了很大的减排量,欧洲从1990-2019年废弃物领域减排约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主要来自于避免混合垃圾填埋场产生甲烷泄露,IWM NAMA对五个试点城市的监测表明从基线(2015-2017年平均)到2020年,五个试点城市已经实现年度减排量140万吨/年,其中80%以上来自于从混合垃圾填埋向焚烧的转型;但是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在垃圾分类/垃圾组分变化/背景能源清洁化的变化趋势下,垃圾焚烧的碳排放强度需要以动态的眼光客观评价。

02

碳排放不是评价垃圾管理的唯一指标,垃圾管理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综合优选,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筹考量,需要从垃圾管理层序的角度来看待,减量化和资源化的优先级优于焚烧处理,也高于填埋处置,推动垃圾管理向更高层级发展仍然具有实际需求及客观价值。

2addbf741a467252df217863e831c461.png

垃圾管理层序图 © GIZ

03

焚烧是垃圾处理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厌氧消化是厨余垃圾处理的一种技术选择,但在产品利用方面仍然存在壁垒;回收也面临内生价值不足限制回收效率/材料复杂可回收性差等挑战,向可持续和低碳转型需要不断的尝试探讨,形成跨越障碍的可持续商业模式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垃圾焚烧作为重要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在承担垃圾有效处理处置责任的同时,也应发现垃圾属性及管理过程的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如源头减量/减少一次性材料等,引导并推动整个社会体系向更可持续更低碳转型。

04

垃圾管理是一个综合体系,不同设施/技术之间的协同配合才能进一步优化垃圾管理效率;厌氧消化设施在目前后端产品出路不通畅的情况下需要焚烧厂协同,焚烧处理设施也需要填埋场的兜底和支持;厌氧消化设施要强化管理,尽量减少泄露,焚烧设施也可以加强运营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运营绩效是企业高质量发展,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05

IWM NAMA作为在我国较早开展垃圾管理和低碳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一直希望能够秉承真实客观的态度,提供并分享国内外的案例/经验,也欢迎有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充分讨论,用更宏观的视野更包容的心态推动垃圾综合管理,一起为生活垃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预告

a50089d55a88975f168a0da074ad565b.jpg

为促进双碳战略下的垃圾管理模式经验交流,项目将于2021年9月23日于北京举办 “IWM NAMA中欧垃圾综合管理对话——双碳战略下的垃圾管理” 线上直播,邀请专家分享欧洲与中国垃圾行业温室气体清单核算经验,并介绍IWM NAMA项目的进展及成果,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关注公众号后续推送,届时收看直播。


关于我们

195de13118984d1feb957f9d5861ae60.jpg

项目网站:iwm-nama.org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领域国家适当减缓行动项目(IWM NAMA)是国家适当减缓行动基金会(NAMA基金会)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的支持下,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与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CAUES)共同执行。项目于2017年9月正式开始实施。IWM NAMA项目旨在推动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促进减少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此外,项目将助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行业转型,协助推动垃圾综合管理和垃圾能源化利用作为新的经济可持续的低碳投资领域。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