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防城港环水公司污水治理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4-04-01 10:54:50 来源:广西防城港北投水务有限公司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污水处理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基础性作用。连日来,防城港环水公司污水处理中心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建立起治水防污常态化、长效化的“绿色堡垒”。 



管网“奇兵”上新,助力排查提质增效


地下排水管网是城市“血脉”,作为城区清疏排水管网的主力军——防城港环水公司污水处理中心全力当好管网“健康医生”,引进全新智能管道检测系统,并就新仪器系统的使用开展了专题培训,助力完成约500余公里排水管道的维护工作,有效提高管网排查工作效率,切实提高污水集中收集率和进水浓度。

图片

培训现场

      此次引进的新仪器为全地形CCTV机器人,是一款新型排水管网检测设备,爬行器模块化设计,是可实现一机多用,自由组合形态的机器人设备,能一键生成检测报告。一般用于市政雨污管道检测、排水箱涵检测,通过该设备对不明管道、合流管道及暗涵箱涵等进行深度排查,能进一步查清市政管网的错混接点及外水点,完善管网排查硬件设施及提升管网排查小组的技术力量。
      为使技术人员对该仪器使用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污水处理中心就新仪器的操作步骤和使用要点开展实践,大家积极参与,工作乐在其中,多次利用新设备完成那傍沟以及东湾三号箱涵等痛点难点的排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的污水管网整治提供基础依据及分流改造意见


突破常规,风险能耗齐降低

对待工作,不仅需要拼劲,更需要“巧”劲。二“劲”共同发力,往往会事半功倍。在工作中,遇到“瓶颈”时,稍微转变一下思路,既能减少能耗,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风险系数也会大大降低。防城港环水公司污水处理中心一直遵循这一工作原则,通过了一些“微创手术”,先后进行了硝化池曝气机一机控两池,加药间回用水管道改造,避免了“大马拉小车”式的电能浪费和水费的激增,取得了很好的降本增效效果。

图片

工作现场

      污水处理中心企沙新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调节池共有四条廊道,单条廊道长81.2米、宽5米,厂外污水经廊道进入调节池,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污泥在廊道沉淀下来,长时间积累后产生大量污泥堆积,不清理这部分污泥必将增加药耗以及对出水水质的不可控。外请清淤车辆增加运行成本,为达到降本增效目的,技术人员经过实地考察,缜密分析,利用厂区现有材料,在调节池与储泥池排泥管之间敷设一条管道,不但可以简化了多个环节,节省污泥排泥成本,而且使污水水质不受影响。
     有想法就必须付诸行动,技术人员从设计开始,密锣紧鼓,有条不紊,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完成了挖沟、布管、焊接等任务。经过试行,效果十分明显。


智慧水务加持!


防城港环水公司企沙新区污水处理厂厂外泵站目前处于就地控制的运行模式,存在巡检工作强度大、污水外溢风险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泵站生产运行的安全,降低巡检人员工作强度,技术分中心协同污水处理中心顺利对该厂4号泵站进行自控改造。

图片

      智慧水务系统

     通过现场调研,泵站控制器无通信模块,同时程序半开源无注释,不具备远程控制的基本条件。针对存在问题,防城港环水公司积极制定解决方案。经过多次比较和评估,决定选取国产通信模块,价格仅为原厂进口的通信模块的六分之一。通过现场点动设备,实时监控程序运行状态,以及对程序破译,使现场具备了远程控制的基本条件。同时在厂区控制系统中新增4号泵站控制界面,界面中可以实时显示液位、电流等信号,实现远程手动/自动控制。本次改造节省了改造成数万元,同时也积累了技术力量,进一步提高泵站生产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供稿: 污水处理中心 钟松良、廖钦良
                 技术分中心     焦琪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