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23-02-17 16:44:1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关于国资国企改革,文章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见成效,要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规模大,一些企业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同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要求不相适应。要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国企整合重组,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要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图片

原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将“竞争力”摆在国有经济“五力”的首要位置。

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它是一种相对指标,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表现出来,笼统地说竞争力有大有小或强或弱。但真正要准确测度出来又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国有经济竞争力。国有经济竞争力指的是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竞争同种资源或同一市场的能力。

国有经济“竞争力”包括规模与效率、管理与实践、学习与创新、市场与营销等指标。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首先要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对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比较要按照行业或领域来进行分类。特别将国有企业同世界领先的企业进行比较能够更好的找出企业自身的优劣之处。

原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见成效,要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完成,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推动国资国企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折性变化。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推动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在坚持和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上持续探索创新,推进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加快形成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国资监管新模式。

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着力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巩固已有改革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制度化,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要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更好发挥战略支撑作用,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更高质量效益和更强国际竞争力,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原文: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规模大,一些企业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

根据《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08.3万亿元、负债总额197.9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86.9万亿元。2021年,全国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352.4万亿元、负债总额313.7万亿元、形成国有资产25.3万亿元。

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中,135家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约35.4亿美元,高于500家公司的平均利润(33亿美元),但仍然低于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51亿美元,如果不计算银行所得利润,中国大陆上榜的非银行企业125家平均利润只有23亿美元。作为对比,113家美国非银行企业平均利润接近47亿美元;还有两项重要的指标——销售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上榜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销售收益率与去年持平,约为5.4%;净资产收益率比去年下降,约为8.7%,尽管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数,但同样低于美国企业的6.5%和11.8%。

原文: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国有资本是国家对国有独资、国有全资、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公司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国有资本是资本形态的国有资产,具有全民所有制的属性。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要在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尤其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不同行业领域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做强:在专业领军、全球配置资源、自主创新等方面强;

做优:在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社会形象等方面优;

做大:在市场话语权、引领带动作用、对经济社会贡献等方面大。

原文: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要求

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大力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重组整合,不断增强产业协同、发挥聚合效应,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原文:要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

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实行分类管理。公益类国有企业要明确其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殊义务,遵照国际规则接受非商业援助的例外豁免。对具有双重任务属性的特定功能企业要将其承担的公共属性和商业行为进行分离,仅对满足公共需求的非商业活动成本给予补偿,使其符合国际规则相关约定。

原文: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就是要打破传统体制,适应当前国有资产资本化、国有股权多元化的发展实际,更加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企业法人财产权,消除国资监管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国资监管的对象和重点由聚焦单个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转向更加关注国有资本的整体收益和控制力。在此背景下,以管资本为主改革授权经营体制,成为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7年上半年,《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明确国资委将不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不干预企业依法行使自主经营权—这“两不”成为国资委的职能新边界。为进一步松绑放权,2018年,国资委出台了《国务院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试行)》(下称《权责清单》),明确了9大类36项权责事项。

原文: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

2018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主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按照政府确定的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优化要求,以对战略性核心业务控股为主,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等,发挥投资引导和结构调整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化解过剩产能和转型升级,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着力提升国有资本控制力、影响力。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以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本回报为目标,以财务性持股为主,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

2022年6月 国资委印发《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宝武、国投、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和中国建材等5家企业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中航工业、国电投、国家能源、国机集团、中国铝业、远洋海运、中粮集团、中国五矿、通用集团、中交、保利和中广核等12家企业继续深化试点。

2022年12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作为运营公司,由试点转入持续深化改革阶段”。

原文: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国企整合重组

2020年8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部署安排,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工作。国企整合重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现金支付

    收购方通过支付一定数量的现金来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或股权,是最为直接、简单、迅速的一种方式。

  • 换股并购

    收购方按一定比例将目标公司的股权换成本公司的股权,目标公司从此终止或成为收购方的子公司。

  • 资产置换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以优质资产或现金置换上市公司的呆滞资产,或以主营业务资产置换非主营业务资产等,包括整体资产置换和部分资产置换等形式。

    资产往往发生在公司上市的过程中,一个母公司在子公司收购完成以后,将自己的优势项目或资产卖给子公司,然后把子公司的不良经营项目卖给第三方或者自己,这样即可借子公司的壳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 杠杆支付

    杠杆支付是指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或将来的现金收入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再用贷款收购目标公司的支付方式。

  • 债权转股权方式

    最大债权人在企业无力归还债务时,将债权转为投资,从而取得企业的控制权。

  • 承债式并购

    收购方以承担目标公司的债务为条件接受其资产并取得产权的一种方式。

  • 无偿划拨

    政府或主管部门作为国有股的持股单位直接将国有股在国有投资主体之间进行划拨的行为。

坚持市场化原则,避免借助行政力量违背市场规律强行推进并购重组。

原文:要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原则,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党委真正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使董事会在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方面发挥作用;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做到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各治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

原文: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落实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真正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减轻负担,卸下包袱,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依法将董事会、经理层的职权落到实处,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市场主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使国有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原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世界一流企业通常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能够成为其他企业的标准或标杆的企业,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全球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实力、品牌价值的影响能力、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产品卓越支撑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企业大多主营业务突出,所从事业务或经营方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不断创造不俗的业绩,实现可观的现实或可预期利润。

以品牌卓著锻造世界一流。企业品牌影响力是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持续优势,体现了企业的客户管理能力。世界一流企业大多具有全球化经营理念,以全球性战略思维制定发展战略、谋划企业发展,能够实现资本、人力资源、物资等核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全球范围进行经营和布局,形成全球价值链。

以创新发展引领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企业通常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拥有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能力,并持续在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突破,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引领者以及传统技术和模式的颠覆者。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也是世界一流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最重要标志。

以现代治理夯实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企业多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寻找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引导企业优势向价值创造环节倾斜,通过精益化管理,进行成本控制、组织流程优化以及风险管控机制完善,提升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始终保持着优势地位。在战略决策、组织管控、精益运营、价值创造、科技创新、风险防控、人力资源、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找差距补短板,持续推动各个业务模块、单元的有机战略协同,提升企业对优质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全方位塑造企业竞争优势。

图片

- END -


分享到:
登录 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搜索
颁布时间
相关新闻 更多